第63章 敌袭-《西晋小厨师》
第(2/3)页
睢经见劝不住他,只得拱手道:“睢某祝太守马到功成!不知可有什么睢某能够帮得上忙的,马太守尽管开口。”
马隆沉吟道:“军中有二十名工匠,到时候可由卫监军率领留在临渭,待马某收复平襄,再请睢太守护送他们前来?不知睢太守可肯相助?”
从洛阳到凉州有数千里之遥,无论是扁箱车还是独轮车,都容易发生损坏。所以在临行前,马隆征得卫平的同意,特地从器作坊挑选了二十名工匠,茅班和桓孝都在其列。王二性子散漫,不喜欢受人拘束,却留在洛阳。茅班虽然年少,却是这帮工匠的头儿。而桓孝并没什么手艺,只是卫平不放心把他留在器作坊,所以也把他带了出来。不过,桓孝力气大,帮着搬运木料、部件,倒是一把好手。
对于这批工匠,马隆宝贝得很,轻易不肯让他们受到伤害。因为在他的计划中,要想对付精于骑射的鲜卑叛军,扁箱车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受损的扁箱车必须得到及时修理,而这就离不开那些工匠。至于把卫平留在临渭,完全是马隆的一番好意。毕竟战场之上,刀剑无眼,马隆虽然信心满满,却也不愿意让卫平涉险。
卫平却不等睢经回答,抢先说道:“马护军,卫某乃是皇上钦点的监军,虽然不致和将士们一起冲锋陷阵,却也不能躲在后面。再说了,那些工匠也需要跟随在军中,以便及时修理器械。卫某倒是觉得,一旦你我收复成纪、平襄二县,还需睢太守加派人马接管,免致再落敌手。”
马隆不觉点头道:“还是卫监军见事甚明,马某倒是失策了。”
他们这一行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兵力太少,如果每收复一座城池都分兵据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无兵可用。马隆一心图谋秃发树机能的叛军,却漏算了这一条。如此,他对卫平又高看了一线,一些过去没有告诉卫平的谋略也打算找机会说出来跟卫平共同参详一番,也就随之打消了让卫平留在临渭的念头。
身为一郡太守,睢经自然明白守土有责的道理,当即拱手说道:“二位放心,此乃睢某份内之事,理当为之。”又道:“睢某今夜便派人前往天水知会申太守,请他早作准备,派兵协助二位收复成纪。”
略阳、天水二郡各自的辖区相互交叉,平襄虽属略阳管辖,中间却隔着天水的成纪。马隆他们要收复平襄,必须先收复成纪。也正是由于平襄是略阳的一块飞地,两郡之间又信息不通,当秃发树机能的叛军攻打平襄的时候,睢经根本来不及调兵增援,以致叛军轻易得手。如今,天水、略阳二郡都面临着叛军的巨大压力,两位太守也不得不联起手来,互为犄角,倒令叛军一时难以得逞,也才有这了片刻的安宁。
…
当夜无话,次日一早,大军离开临渭北上,不多时便进入天水境内,傍晚时分抵达显新县。这里已经属于前线,在显新县城以东六七里的葫芦河畔,时常可以看到叛军斥侯的身影。马隆谢绝了显新守将的邀请,连夜又向北行进了三十里,在旷野中扎下营寨。
这一路上安营扎寨已经演练了无数次,将士们早就轻车熟路。虽然他们都是些加入军伍不到两个月的新兵,虽然此刻正是月黑风高,但是他们还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个个步骤。一辆辆扁箱车首尾相连,扁箱一侧的挡板高高竖起,变成坚固的寨墙。寨墙外,士兵们飞快地开挖着陷阱,设置下鹿砦、绊马索。营寨四门处,几座望楼拔地而起,身手矫健的士兵攀援而上,警惕地注意着远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