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从实招来-《西晋小厨师》
第(2/3)页
除了贾充指使成济杀死曹髦这段故事之外,卫平并不知道其他的情况。就连那段故事,他还是得益于一部《三国演义》对三国知识的普及。不过,卫平并不在乎贾充的名声如何,也不在乎贾充的功过是非,他只知道贾充现在是他的老丈人,对他也着实不差,那他就有义务提醒贾充,不能让贾充犯下方向性的错误。而伐吴就是朝廷今后一段时间的大方向,这一点卫平非常清楚。
贾充没想到卫平小小年纪,却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不由对郭槐的眼光越发佩服。但他还是坚决地摇了摇头,道:“说来容易做时难。吴人在江面上布下铁锥无数,又以粗索锁江,朝廷大军又如何顺流而下?”
卫平笑道:“此事易也。可扎竹排数只,顺流而放。于排上多置火油,候排为铁索所阻时,可付之一炬!”
这个办法在《三国演义》中载得明明白白,卫平信手拈来,自然毫不费力。贾充却听得精神为之一振,连声道:“此计大妙!老夫当申明皇上,为贤婿记一大功!”
终究是剽窃前人确实运用过的计谋,卫平难免有些汗颜,慌忙推辞道:“小婿的亲事不便公诸于众,此计便作为小婿送与岳父大人的聘礼,还望岳父大人休嫌小婿鲁莽。”
贾充久为朝臣弹劾,之所以能够伫立不倒,全赖司马炎的信任。但他也深知自己屡次反对讨伐东吴,难免会惹司马炎不快。一旦失去司马炎的信任,他也就再无依仗。而卫平所献的计策,虽然并不会影响他反对伐吴的立场,却可以表明他也无时无刻不在为了伐吴大计而殚精竭虑。此计一出,自然可以博得司马炎的欢心,从而缓解许多危机。
想到这里,贾充也就没有再跟卫平客气,却又沉吟道:“西北边乱频呈,此时伐吴,恐难首尾兼顾!”
秦凉一带的胡人首领秃发树机能屡次反判,这也是诸多大臣反对讨伐东吴最重要的理由之一。就在刚刚,卫平还用这条理由劝说过卫。当然,从大方向上来说,卫平并不是反对伐吴,他只是从自己所记忆中的历史进程来推断,现在还没到伐吴的最佳时机。
对于贾充的担忧,卫平自然满口认同,躬身道:“所以,岳父大人的奏章不必提伐吴之事,只须劝皇上关注西北,皇上自然无暇东顾。”
“好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贾充大喜道,“贤婿,便由你来执笔,另修一封奏章,将此事禀明皇上!”
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朝廷的实力的确有所增加,但要在西北和东南两线同时作战,肯定力有不逮。这样一来,他劝司马炎注重西北,就可以巧妙地回避了公开反对伐吴,却又能达到原先的目的。当然,前提是司马炎能够采纳他的建议。
卫平却皱眉道:“岳父大人,小婿才疏学浅,恐难担此重任。”
确实,让他誊抄一份奏章没有问题,但是让他另外拟草一份奏章,却是另外一回事了。
贾充也知道卫平还只是个十四岁的少年,虽然个子长得高,但便不代表他的文章也写得好,对他的推辞倒也没有生气,点了点头,道:“也罢。来人,传韩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