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预警-《孤舟泛江山》


    第(2/3)页

    饥饿感让唐御顾不得继续询问妇女他刚才的问题,端起菜粥,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这时一位猎户打扮的壮汉走了进来。

    “官爷,你醒了,我正打算如果晌午你还不醒就去黄凤城请大夫呢。”猎户进来后,对着唐御拱了拱手,一脸的尊敬之色。

    这也难怪,魏国朝廷官民泾渭分明,只要吃上了皇粮,那就比普通百姓位高一等。特别是在黄凤城这样的边陲之地,附近的魏国百姓长期受到军队的保护,才能安稳的过日子,所以百姓也打心眼里敬重朝廷之人。忙着喝粥的唐御摆了摆手,示意猎户不用多礼。

    没过多久,一大碗菜粥下肚后,唐御心里顿时感觉踏实多了,他抹了抹嘴向猎户说道:“这位大哥不必多礼,坐下说话。”

    从猎户那里唐御得知,猎户姓刘,名大山,此地是刘家岗,位于黄凤城东边,离城三十余里地。昨天清晨去刘大山去树林检查陷阱时,发现了昏倒在地的唐御,看见他浑身是血,但穿着官靴,猜测他是从大禹山军寨逃出来的,可能是夜里了路,才走偏了方向。就把唐御救回了家,并请了村里懂医术的村长为唐御诊断。村长看后判定唐御是过于劳累加上失血过多,导致的昏迷,好好休息一下自然就会醒来。果不其然,唐御今天早上就苏醒了。提到村长之时,刘大山一脸敬仰的神情。

    唐御却心里苦笑,洛丸阿赤斧柄的余力,竟然直接将他丹田的气海击散,让他苦练了十二年的真气荡然无存,当时如果不是他反应迅捷,绝对已经当场伤亡。自己身上的伤,那里是一个荒野村长能够查明的,只有靠自己慢慢调理了。唐御吃过午饭后,谢绝了刘大山的挽留,换上了刘大山宽大的衣衫,怀揣一包肉干又向黄凤城走去。

    走到快一半路程的时候,唐御就开始不时的遇到了巡逻的魏兵,看来魏军因为大禹山军寨被袭的事已有所行动。巡逻的士兵看到唐御中原人的模样也未理会,一路无事,唐御赶在黄凤城关闭之前,入了城,回到了住处,唐御找到治疗内伤的药物服下后,就开始思量如何将洛丸啊赤带兵袭击军寨的消息告诉军师萧伯瑾。本来唐御准备第二天直接到军营拜见萧伯瑾,但他转念一想,蛮人不会仅仅为了大禹山的一个军寨而让洛丸啊赤以身犯险,肯定还有更大的图谋,如今轻功全无的他在战场上已经没有了自保的能力,看来军营是不能再呆下去了。而他从大禹山生还的消息魏军应该还不清楚,这正是他离开这里的大好时机,看来还得想一个周全的脱身之策。

    苦思一夜,唐御心里已有计较。第二日一大早,天还未亮之时,唐御就开始用树脂做的颜料在脸上慢慢图画着,又在嘴角贴上了几缕胡须,再换上古老头留下的衣衫,然后他起身,微微偻背,一位中年樵夫就出现在了镜子之中。“现在天还未亮,就算乔装有何破绽,也应该不会被人认出来,更何况萧伯瑾并不认识我,应该不会暴露身份。”唐御心里暗暗想到。

    魏军的军营驻扎在黄凤城的东边,由于是边防重城,常年驻守着十万大军,守备十分森严,非军中之人不得接近,未得军令擅自入营者以敌方间谍论处。在离军营大门五十余步的地方,一名樵夫正坐在空空的柴担大口大口的啃着馒头,仿佛馒头是人间最美的食物一般,吃得十分认真,竟然连身边过来了几名魏军都浑然不知。

    “喂!!!你这汉子,不知道这里是军营重地?速速离开!”樵夫身边突然传来一声呵斥。吓得樵夫拿着馒头的手一抖,啃了一半的馒头顺势滚到了地上,停在了一双脚下。

    樵夫抬起头来,看见一名身穿甲胄的军士正怒视着他,后面还站着三人,左右两人也是军士打扮,中间一名书生,四十来岁的样子,身材矮小,相貌普通,头上的发髻扎得高高竖起,正是魏国边境赫赫有名的军士萧伯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