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作贼心虚心神不定型。作贼者都心虚,心虚必然造成心理恐慌,其表现为外强内虚故作镇静。查办这类案件先要造成一种严肃的办案气氛,给其施加压力造成紧张,促使其加剧心理恐慌,放弃掩饰,适当时机抛出已掌握的情况和证据,让其放弃幻想,如实交待。&1t;/p> 避重就轻心存侥幸型。这也是一种消极抵抗的普遍心理,涉案人因违纪违法问题暴露后,在其交待问题时总是大谈自己的功劳、政绩,谈自己的实质性问题时则避重就轻,一到关键问题就闭口不谈企图绕过去。&1t;/p> 从徐匡忠涉案情节来看,徐匡忠显然属于第二类“负隅顽抗坚持抵抗型”,他所犯违规违法之事均为小范围内人知晓详情,又仗着背后有靠山,自以为只要闭口不说,就算纪检部门又能奈我何?&1t;/p> 纪检人员心里清楚,违纪人员在受组织审查时,由于他们的文化素质、职业、职务、阅历、脾气性格及所涉及问题的大小不一样,所表现出的心态都不一样。&1t;/p> 认真研究、准确掌握谈话对象的心理活动,区分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谈话,对突破案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t;/p> 现在有些干部在违纪前早已做好有可能东窗事的准备,有的干部甚至专门模拟纪委问话,和相关利益人共同研究纪委办案方法。&1t;/p> &1t;/p> 随着违纪人员反腐调查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强,以软抵抗的形式来对抗组织调查的官员在诸多案件中屡不鲜见。&1t;/p> 寂静的审讯室里,纪检员略带疲惫的声音问徐匡忠:&1t;/p> “知道为什么把你带到这里来吗?”&1t;/p> 徐匡忠答:“不知道。”&1t;/p> “那你总该知道,纪委抓人从来都不会无的放矢,没有掌握一定的证据之前,我们绝不会随便抓人。”&1t;/p> “嗯。”&1t;/p>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道理不需要我再重复了吧?”&1t;/p> 沉默。&1t;/p> “说说吧,这几年,你在港口公司当一把手总经理,背地里都干了哪些违法违纪的事情?跟哪些官员有牵连?主动说出来才算有立功表现,司法机关在量刑的时候才能酌情处理。”&1t;/p> “你们让我说什么?”&1t;/p>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