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东健见此情形有些着急了,狗日的,他这里都已经快要火烧眉毛了,底下一帮人却都稳坐钓鱼台,似乎与他们无关,这怎么行?既然没人开口,他就直接开始点将。 张东健知道徐大忠是个直脾气,只要自己点了他的名,他就一定会说话,不管他能不能说出什么好主意来,只要底下有人带头开口了,也算是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因此,张东健把眼光投向了徐大忠,还没等他开口呢,徐大忠赶紧摆手说,张书记,这个事情,你可别指望我有什么好办法,俗话说的好,谁种下的秧,谁收成果,当初这个决定开会讨论的时候,我就是坚决反对的态度。 当场提出这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错误决策,可你张书记和当时负责招商引资工作的赵部长都拍着胸脯保证说,这是利民的好事情,销售绝对不可能出现问题,现在销售出现了这么大的问题,你却指望我们这些人帮你想办法,不该是我手里管的事情,我是肯定不会承担这个责任的。 徐大忠也算是说出了众位常委心里想要说却又不敢说的心里话,狗日的,好处都被你哪去了,我们为什么给你擦屁股,因此见徐大忠说完后,一个个盯着张东健的脸看动静。 只见张东健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后,总算是恢复了正常表情,他有些不高兴的口气说,各位领导,我们今晚开会不是为了追究责任,而是为了解决问题,眼下的情况,大家心里都是清楚的,省里,市里两级领导都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想解决销售问题,必须要拿出适用的办法来,发牢骚谁不会,可有用吗? 董副书记见张东健自己不反省,还强词夺理,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口气,心里有些看不过,于是慢悠悠开口说,张书记,当初负责此事的赵部长不是说跟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吗?既然有协议,一切照着协议办就是了,哪怕是企业账面上还剩下一分钱,政府出面了,也得让他先把黄瓜给收购了,问题不就解决了? 董副书记这句话逼的张东健有些无语,他只能低声解释说,各位领导,按理说,应该是这样的,可谁也没想到,企业会不守信用,才会导致现在的局面,这种时候花费时间跟企业打官司争个长短显然时间是不够的,大家还是想想有没有其他解决办法吧。 董副书记听了这话,冷冷一笑说,既然张书记这么说,那我可就没什么好建议了,总不能发动全县的干部都来吃黄瓜吧,再说了,二十多吨的黄瓜,那是一个乡镇,几个乡镇,可不是个小数目,就算是干部们全都改吃黄瓜,一时半会的也还是吃不完啊。 董副书记的话说完后,底下诸多常委都控制不住的要笑出声来,这建议真他妈的太绝了,想想看全县干部人手一根黄瓜的形象,想起来都感觉滑稽的很。 张东健明知董副书记在调侃,心里阵阵冒火,却不敢多搭腔,生怕董副书记再说出什么令他尴尬的话来,他现在关注的焦点是在黄瓜的收购问题上,而不是跟底下人制气来了。 张东健把求援的目光看向了组织部的赵部长,当时他可是参与的,没想到赵部长却一低头躲开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