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倚老卖老-《毒宠倾城医妃》
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申时三刻,圣德帝平时处理朝务的勤政殿上,依旧聚集着十几位大臣,并未散朝。www.xm
这十几位都是在朝堂中说话极有份量的肱骨之臣。
其中有白发萧萧有如一头怒狮般的郑太尉,还有大理寺丞姚思远,还有一脸谦和的孟右相,而左相柳承毅却不在其列。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在上前方的御阶之上。
在那座雕刻着五爪金龙、象征着帝王宝座的龙椅之旁,正端端正正的摆放着一把雕刻着祥云彩凤的座椅,椅子上端坐着身穿皇后朝服,面容端庄凝肃的姚皇后。
她的妩媚中含着凌厉的目光在众臣的脸上逡巡了一圈,在场的几乎每个人都不敢和她的目光对视,而低下头去,只有郑太尉高高地昂起了头,对她这含威的目光不理不睬,像是眼中浑没这个人一般。
整座大殿上依旧是鸦雀无声,几乎连呼吸声都听不到。
姚皇后的目光掠过邓太尉,注目着低下头去的群臣,脸上慢慢出现不耐烦的神色,突然之间,冷冷的“哼”了一声。
大殿里太过安静,她的这一声冷哼显得格外清晰入耳,几乎每个人在她发出哼声的同时,心中没来由的一跳。
“为什么没有人说话!”姚皇后慢条斯理的开了口,再次逼视着众人,凤眼含威,语气蕴怒:“难道我请诸位来,就是看你们一个个像木头人一样杵在这里吗?”
大臣们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的脸上看出了端倪,然后又一个个的低下头去,默不作声。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
在场的都是朝中的重臣,在官场上浸淫多年,自是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姚皇后的话音落地,过了许久,大伙儿仍是一言不发。
姚皇后的脸色难看了起来,几乎要压抑不住心里的怒火,冷声讽刺道:“难道诸位大人们平日里向皇帝陛下禀报朝务的时候,也是像现在这样,一个个的装哑巴当聋子?如果你们都不喜欢说话,那这个官儿也就不用当了!”
她话音中的威胁之意,昭然若揭。
“嗯哼!”一直抬头望天的邓太尉突然咳嗽了一声。
他已经久不上朝,朝政中的大事更是绝少插言,但是他在朝堂中的地位却是举足轻重,他一开口就有定江山的趋势,更是朝臣们马首是瞻的首要人物。
所以这次的朝会,姚皇后不得不把他也请进宫来。
哪知道他进宫之后,就一直缄口不言,这时候他突然咳了一声,显然是有话要说。
姚皇后看向邓太尉的目光中不由得充满了期待,对这位朝中重臣老臣,就连圣德帝和他说话的时候也是谦恭有礼,她更是不敢怠慢,当下柔声细气的道:“郑太尉,您老人家有话要说吗?”
郑太尉翻了翻眼皮,终于略微低下头来,正视着姚皇后,又咳嗽了一声,才开口道:“是,老臣有话要说。”
姚皇后心中一喜,道:“邓太尉,您老有话就直说,不必顾忌。”
郑太尉眯着眼看着姚皇后,慢吞吞的道:“启禀皇后娘娘,老臣口渴了。”
姚皇后脸上期待的笑容一下子僵在了脸上。
她又气又怒的瞪视着郑太尉,心里恨声道:这该死的老东西,居然跑这里倚老卖老来了!
但是当着满殿朝廷重臣的面前,她又不能不卖给郑太尉这个老面子,毕竟他年过六旬,为东黎国出生入死数十年,就算是装,她也要装出一副体恤功臣的样子来。
所以她只好压住了满腔的怒火,挤出一个温和亲善的笑容来,对着身边的贴身宫女喝道:“碧荷,你这个不长眼睛的奴才,郑太尉口渴了,怎么还不赶紧给他老人家上茶?”
碧荷马上一脸惶恐的向郑太尉赔罪,马上下去端上了一盏热气腾腾的香茶,双手恭恭敬敬的呈递给郑太尉。
郑太尉接过来喝了两口,清了清喉咙。
姚皇后温言笑道:“郑太尉喝了茶,现在应该可以说话了吧?”
“嗯。”郑太尉点了点头,突然又皱了皱眉,道:“启禀皇后娘娘,老臣年纪大了,这腿脚都不利索了,站得久了,这两条腿实在是疼痛难忍,如果皇后娘娘没有别的吩咐,老臣请求娘娘开恩,老臣想要退下,让这两条腿休息休息。”
姚皇后的脸都要气绿了。
他要退下?
这老东西要是走了,自己这次召集朝中重臣的目的不就落空了吗?
要是获得了这老东西的支持,他在朝臣中说话的份量那可是一言九鼎,板上钉钉,比她这个皇后说话可好使得多了。
说什么也不能让这老东西走!
姚皇后深深吸了口气,压下了心头的怒火,转过眼,狠狠地瞪着碧荷。
“你在本宫身边多年,竟然如此笨手笨脚,没半点眼色?本宫说一句你就动一下,你没看到郑太尉站了那么久,为什么还不给他老人家搬张椅子,让他老人家休息休息?”
碧荷不敢分辩,快手快脚的搬了把软椅放在了郑太尉的身后,恭谨的低声道:“太尉大人请坐,奴婢有罪,请问太尉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郑太尉看都没看她一眼,只是摆了摆手。
“我没什么吩咐,你退下吧,看着你们这一个个点头哈腰的奴才样,老夫心里头就不爽。皇后娘娘,老臣年老病衰,又是个武人,素来不参与朝中政事,娘娘有话要吩咐的话,请尽管吩咐,老臣就坐在这里听,听完了,老臣还要回府吃药。”
说完他就闭上了眼睛,一副入定的模样。
他在话里指桑骂愧,在场的有谁听不出来?
原本想出言附和姚皇后的人,闻言不由把头一低,把要说出口的话又咽回了肚子里。
姚皇后的脸阴沉得简直要下雨了。
她的胸口气得一起一伏的,恨不得冲上前去,把邓太尉挠个满脸花。
自己一个皇后娘娘,纡尊降贵、和颜悦色的向他陪小心,说好话,可没想到这老东西就像是万年的老藤条,又臭又硬,还油盐不进!
真是该死!
众位大臣偷眼窥看姚皇后的脸色,更是谁都不敢先开口说话。
姚皇后再次深吸了一口气,压下了满腹怒火,她只觉得自己被这个不识抬举的郑太尉气得肝疼。
但是她又不敢公然得罪于他,只好忍着恚怒,温颜道:“邓大人身体不好,那就闭目养神吧。”
她抬起目光,对着低头的群臣扫视了一眼,见再无一人敢和自己对视,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清了清喉咙,缓缓道:“既然大家都不开口,想必是刚才你们的耳朵聋了,要不就是哑了,现在,本宫再问大家一次,太子妃柳若水和镇国大将军乐正毅勾结,意图毒害皇帝陛下,并准备起兵谋反叛乱,诸位大人,对于这样大逆不道的罪行,该如何处罪?”
她顿了一顿,又道:“太子殿下知情不报,教妻不严,本宫觉得,他不仁不义不忠不孝,这样的人品,岂能再做我东黎国的太子?本宫提议,废除他东宫太子之位,另择贤能,继任太子!”
这番话她刚才已经说过一次,但她的话音落地之后,殿内的所有人都哑口无言,没有一人说话。
就连她事先安排好的自己人,也都像个木头人一样,不言不语,不说不动,甚至连看都不曾看她一眼。
就连她的亲哥哥,大理寺丞姚思远,都躲在人堆里,一声也不出。
这样的结果实在是出乎姚皇后的意料之外,所以她才会如此的沉不住气。
这次她说完以后,殿内终于有人出声了。
说话的人,正是闭目养神的郑太尉。
他睁开眼睛,那一双似乎昏花的老眼淡淡的扫向姚皇后,眸子里猛然闪现过一抹凌厉之极的光芒,竟然让姚皇后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
她这时候才意识到,眼前这个老东西可不是一般人物。
他戎马沙场数十年,一把大环刀砍下的脑袋估计比她见过的都要多,浑身都充满了寒气逼人的杀意。虽然年老,他仍像一头雄狮一样,不怒自危,让人不寒而栗。
他多年来战场上积累下来的军威杀气,即使是身为皇后的她,也不由得心脏收缩了一下。
但是郑太尉眼中凌厉的杀意一闪而逝,姚皇后几乎怀疑是自己刚才看错了。
他转眼间又恢复了那副老态聋钟的样子,重重的咳嗽一声后,他缓缓的开口:“皇后娘娘,关于太子妃和镇国大将军毒害皇上,密谋造反一事,老夫我也有所耳闻。”
听他这么说,姚皇后心中一喜,脸上却装作一副无比惋惜又深恶痛疾的表情。
“原来,连郑太尉也早就知道了!本宫刚刚得知此事的时候,本来是万万不敢相信的,本宫心想,太子妃纯良温厚,又救治太后娘娘有功,怎么可能做出这等大逆不道,叛上做乱的事来?还有那乐大将军,他身后陛下重恩,却不思回报,反而造反,实在是让本宫心寒之极……”
姚皇后正准备滔滔不绝的说下去。
郑太尉突然一摆手,打断了她的话。
“皇后娘娘,您先别急着心寒,老夫想问一下皇后娘娘,关于太子妃和乐大将军勾结谋反一事,娘娘是由何得知?又有何证据?可有人证、物证?娘娘还说,太子妃给皇帝陛下下毒,据老臣所知,太子妃医术过人,只会救人,从来没听说过她会害人,娘娘为何一口咬定,是太子妃所为?”
他一连提了几个问题,姚皇后一个都回答不上来。
她张口结舌,脸色变幻不定,定了定神,才道:“皇帝陛下中了一种奇毒,太医院最具权威的周医正都束手无策,他立证此毒定是太子妃所下。而据本宫所知,太子妃不但医术过人,她更是擅于用毒,而她又能经常进宫,接触到皇帝陛下,如果说皇帝陛下的毒不是她下的,还有谁人?那乐正毅突然用他手中的虎符调集兵马,屯守在京郊,不是密谋造反,又是什么!”
她越说越是气定神闲,振振有辞。
旁边的众官听了,有几人不由暗自点头,觉得她说的话也有几分道理。
郑太尉却对姚皇后的话嗤之以鼻,哼了一声,不屑的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说太子妃给皇帝陛下下毒,有人亲眼见到吗?那太医院的周医正既然立证此事,那此事可曾经大理寺的审理?可有这周医正的供词?”
他突然伸手对着人群中一指,道:“姚大人,你身为大理寺丞,可曾对此事一一查证?”
被他所指的那人,正是姚皇后的亲哥哥……姚思远。
他万没想到郑太尉会指到自己的身上,可此事他也无可推脱,因为这事正是属于他大理寺的职责范围。
他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正准备开口说话,郑太尉的目光突然越过他,落在他身后一名青衣官吏的身上。
那官吏年纪甚轻,名叫段言喻,不过二十几许年纪,本来论资历他是绝对没有资格出席这样的朝臣重会,但是做为大理寺少卿,身为姚思远的代写,所以姚思远便让他随侍在侧。
“段少卿,现在姚大人事务繁忙,大理寺的事务现在都是你在打理吧?”郑太尉对他道。
段言喻吓了一跳,他没想到德高望重的太尉大人居然识得自己,登时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上前一步,对着郑太尉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太尉大人,是,下官忝为大理寺少卿,打理大理寺事务,为姚大人分忧解难,乃是下官份内之事。”
他年纪虽轻,但是官场的套话已经说得如鱼得水,圆滑自如,这一句话既讨好的姚思远,也不得罪郑太尉,让二人听在耳朵里,都觉得很是舒服。
郑太尉向他注目凝视了一会儿,那双凛凛生威的目光看得段言喻有些忐忑不安起来,他躬身道:“请问太尉大人有何吩咐?”
“咐咐倒没有,只是想向你打听一件事。”郑太尉道。
“太尉大人请讲,只要是下官知道的,定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段言喻不敢怠慢。
“好,皇后娘娘刚才说,有太医院的郑医正亲自指证太子妃下毒,暗害皇帝陛下,兹事体大,想定一定是经过大理寺的审察了吧,老夫想看的,就是这周医正的供词!”
郑太尉突然虎目一睁,双眼炯炯有神,一反刚才萎蘼不振的模样,吓得段言喻心中一抖。
他马上偷眼向姚思远瞧去,姚思远阴沉着脸,看不出什么表情。
“怎么,段少卿,你不会拿不出供词来吧?还是这周医正压根就没经过大理的审理?如果不经审查,就给太子妃草草定罪,岂不是视我东黎律法为儿戏?真真是岂有此理!”
他猛地一拍座椅扶手,那坚逾铁石的花梨木扶手竟然“啪”的一声,碎裂了开来,唬得在场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又惊又惧的看着郑太尉。
看来太尉大人虽然年老,可是虎老雄风在,这样的手劲,要是拍在自己的脑袋上,可不一巴掌把自己的脑袋拍成了烂西瓜?
段言喻情不自禁的摸了摸自个儿的后脑勺,觉得自己的脑袋瓜比不上邓太尉的扶手硬,既然如此,那还是实话实说,保住脑袋为好。
“太尉大人,实不相瞒,直到今天,下官也没见过那位亲口指证太子妃的周医正,至于供词吗,下官的手里更是没有。也可能正因为兹事体大,下官官小职微,审不得此案,或许此案由姚大人亲自审问也未可知。”
他一推二六五,把自己身上的责任摘得干干净净,并将此事顺手推舟,推到了姚思远的身上。
姚思远又恨又恼,狠狠瞪了段言喻一眼,段言喻躬着身子,只作不见。
前程虽然重要,可是性命更加重要。
姚大人他得罪不起,可是太尉大人他更不敢得罪。
“好吧,那姚大人,此事可是由你亲自审理?那周医正的供词在哪里?”郑太尉的目光倏地转向了姚思远,凛凛生威的眸子看得姚思远后背一阵发凉。
他震定了一下,强自笑道:“周医正乃是太医院的五品官员,他说的话怎会有假,下官并未要他画押作供,如果太尉大人不信,可以传他本人前来,一问便知。”
“这么说,就是没有供词喽?”郑太尉脸色一沉。
姚思远身子一抖,只得答道:“没有供词。”
郑太尉白眼一翻,看向姚皇后道:“皇后娘娘,毒害陛下,造反做乱,这二罪可都是诛九族的重罪,可此事未经大理寺的审理,更提供不了有力的证据,连证词也没有,只是凭那周医正的一口咬定,就此判定太子妃有罪,岂不是太过儿戏?”
姚皇后脸色铁青,恨铁不成钢的瞪着姚思远。
姚思远缩着脖子,一声不哼。
姚皇后咬了咬牙,再次摆出了皇后的威风,冷声道:“太尉大人的意思,难道是说本宫在污蔑太子妃不成?”
邓太尉反而嘿嘿一笑,道:“皇后娘娘不必动怒,这事情乃是朝廷重事,老夫岂敢说皇后娘娘的不是,只是有些事情,需要经过严密的调查和审问才可作定论,而不是空口无凭的随便攀污他人,娘娘久宫深宫,可千万不要被某些小人蒙敝了明目,偏听偏信了小人的一派胡言。”
姚皇后被他噎得说不出话来,只能干咽唾沫,瞪着眼睛生气。
邓太慰捋了捋乱蓬蓬的胡子,摇头晃脑的道:“此事倒也怪皇后娘娘不得,有句老话说的不错,头发长,见识短,这种朝中重事,还是让皇帝陛下亲拿主意比较好。”
姚皇后气的差点破口大骂!
这个老不死的,竟然敢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前骂她?说她头发长,见识短!该死!实在是该死!
她紧紧握住了拳头,牙齿咬得咯吱咯吱响,真想马上下令,让人把这个老东西拖下去碎尸万断!
“来人!”她猛的一拍御案。
在场的大臣全都吓了一跳,偷偷抬眼看她,心想:皇后娘娘这是要干啥?想处置太尉大人?这回可有好戏看了。
他们和郑太尉共事多年,谁都知道他是霹雳火暴般的性子,要是惹急了他,就连皇帝陛下他都不卖面子,这姚皇后是想想捋一捋虎须,找刺挠么?
嘿嘿。
众人都露出一副瞧好戏的表情。
“咳,咳!”姚思远掩住嘴巴低低的咳了两声。
盛怒中的姚皇后猛然惊醒过来,不可!万万不可!
这老东西虽然罪该万死,可是他的话在朝堂上却有举足轻重的份量,她要是得罪了他,想要再获得朝臣们的支持,可就千难万难了。
她勉强挤出一个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瞪着碧荷道:“蠢奴才,太尉大人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一定口渴了,还不赶紧给太尉大人奉茶!”
所有的人都低下头,肚子里暗暗好笑,可谁也不敢笑出声来。
郑太尉却一摆手,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装模作样的咳了几声,道:“皇后娘娘,老臣身子抱恙,这喉咙难受的紧。老臣进宫已经许久,这晚上吃药的时辰也该到了,老臣想先告退了。”
姚皇后的牙都快咬碎了。
该死的老东西!
喉咙难受还说了这么多的话,一句一句比刀子还厉害,堵得她心口窝像塞满了大棉花。
“果然都是些不长眼的奴才,老夫的腿脚疼,竟然连个上前搀扶的人也没有。”郑太尉似乎在小声抱怨,可是在场的每个官员却全都听得清清楚楚。
姚皇后的党羽们不觉脸上一热,心中暗骂,又让这老东西占了嘴巴上的便宜。
在大殿上一直沉默未发一言的孟右相,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对着郑太尉一拱手,道:“太尉大人,本相来扶您如何?”
郑太尉眯起眼打量了他一番,点了点头:“甚好,如此有劳右相大人了。”
孟右相微微一笑,上前来搀着郑太尉的右臂,两个人慢慢向殿门口走去。
看着这两人如此无视自己,姚皇后再也忍不住了,拍座而起,厉声喝道:“站住!今天你们要是不给本宫一个交代,谁都不能走!”
郑太尉慢悠悠的转身,目光掠过一群敢怒不敢言的众朝臣,又转头看向姚皇后,挑起了两道浓浓的剑眉。
“皇后娘娘,您这是要羁押重臣吗?请皇后娘娘记住自己的身份,宫中祖训,后宫不得干政,皇后娘娘,你擅越了。”
姚皇后冷笑了一声,举起手中的金印,傲然道:“皇帝陛下病重,让本宫全权处理朝务,谁敢不服?”
她的话音刚落,一个威严的声音在殿外响了起来。
“皇后好大的威风啊!朕……不服!”
“皇帝陛下驾到……”
随着大太监德喜尖细而高亢的嗓音响起,大殿里的朝臣们都又惊又喜,一起回过头去。
只见一个身穿明黄色龙纹袍,头戴冲天冠的高大身影,正大踏步走进殿来。
“陛下!”
“啊,是陛下!”
朝臣们眼前顿时一亮。
他们已经有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没有看到过圣德帝的面容了。
一个月前,姚皇后突然宣布,皇帝陛下身体抱恙,因病不能上朝,需要在深宫中静养,并把所有处理国家大家的权利交付于她。
大臣们自是不肯相信,可是当姚皇后拿出那枚只属于圣德帝所有的金印时,所有人都哑口无言。
那的确是皇帝陛下的宝印。
执印者,掌天下!
他们就算是不想听姚皇后的命令,也不可得。
可是这段时间来,姚皇后下的命令一次比一次更加奇怪,一次比一次更让人难以忍受。
今天,她居然下旨召集朝中重臣进宫议政,并信誓旦旦的一口咬定太子妃和乐将军密谋造反,并且说圣德帝的抱恙并非生病,而是中了太子妃下的一种奇毒,故而找群臣商议,如何治罪于太子妃和乐大将军。
这事简直太匪夷所思了!
这些大臣们都知道圣德帝对太子妃这个儿媳妇极是信任并宠爱,而太子妃又曾经亲手治愈了太后娘娘的怪疾,可以说是对东黎朝有大大的恩惠。
任是姚皇后说是谁想要下毒谋害圣德帝,朝臣们或许也就信了,可她偏偏把箭头指向了太子妃,这可就实在是难以令朝臣们心服。
所以郑太尉第一个就跟姚皇后过不去。
他自从得若水治好了他的三大隐疾之后,对若水的喜欢和感激之情无以复加,但他从来不多做任何表示,就连对若水的父亲柳承毅,见面也只是淡淡的打个招呼而己。
若水对他的恩,他牢牢记在心里。
这姚皇后想要栽赃陷害若水,他如何能忍?
所以在朝堂上,他毫不客气的给姚皇后碰了好几个硬钉子,气得姚皇后差点吐出血来。
而乐大将军对东黎皇朝可谓是忠心耿耿,天地可表,这样的铁血将军也会造反?就像是日出西方一样难以让人信服。
可是大殿上,在姚皇后的威压下,群臣们敢怒不敢言,只有姚氏的亲近一党在拼命的逢迎姚皇后的话,力谏捉拿太子妃和乐将军治以重罪!
哪知道事情会急转而下,病了一月不曾露面的圣德帝竟然好端端的出现在众人的面前,怎么叫这些朝臣们喜出望外?
圣德帝只是往殿门口这么一站,一双凛凛生威的目光对着大殿诸人这么一扫。
在场的几乎所有人立刻齐唰唰的跪了下来。
而那站在高高的御阶上,前一刻还满脸嚣狂之色的姚皇后,一张脸瞬间变得苍白无比,就连厚厚的脂粉都掩不住她颓败的脸色。
看着圣德帝那双炯炯有神的目光,她只觉得双腿一软,竟然扑通一声,跌坐在地,半天站不起来。
“不可能……这、这不可能……”姚皇后的嘴唇颤抖着喃喃低语,声音细微的几不可闻。
眼前的圣德帝虽然较平时清瘦了些,但是精神奕奕,双目有神,脸上再没有半点病容,就连眼圈下面那淡淡的乌青色也消失了。
难道……他体内的剧毒解了吗?
这不可能啊!
姚皇后百思不得其解。
这一个月来,在她的精心安排下,圣德帝已经“病得”起不了龙床,甚至连说话的能力都几乎没有了,他只能像一具活死人一样,躺在那张冰冷的龙床上,静静的等死……
可是现在,圣德帝居然好端端的出现在勤政殿,而且还是自己走来的,没人搀扶,更没有人抬,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怎么会突然之间就恢复健康了呢?
难道……是柳若水回来了?
姚皇后脑海里猛的窜过一个念头!
但她马上又摇了摇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