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旋涡-《阳光杂志社》


    第(2/3)页

    “请进。”一位七十岁左右的白老者带着老花镜,一遍又一遍细细揣摩纸上的文字。

    “姜教授。”看到6小若进来,姜教授向她微微点头,示意随便坐。

    6小若几周前将拓下的字交给他,希望能了解字上的意思,因为甲骨文晦涩难懂,姜教授废了好大一番力才得到了这个结果,他原本考虑去和他的几个学生以及老者讨论,或许能快点。但6小若坚持希望这件事不外露,问其缘由说是传家宝,怕被现收缴了。

    不过姜教授一向当6小若古灵精怪,她说的话笑笑可以,当真还是少为好,即使她那件事真的是认真的,也不可真的去相信、去掘,因为她都认真的事,你可能会被吓到。

    这是姜教授家的书房,一间很大的书室,因为6小若喜欢书,所以总是很羡慕有书柜的人,还能将他们打理的整整齐齐,闻着书香,6小若端坐在一边,静静等待。

    最后姜教授放下眼睛,拿着纸慢慢踱到6小若身边的位置坐下,坐了以后他擦擦额头的汗,“小若,你真的不说这字的来历?”

    姜教授是学者,学者对于很多东西都带有好奇,6小若抿唇微微笑,她不能说什么,也说不出什么。

    姜教授擦了擦眼角,有些踌躇,看眼文字,最后说,“这是卜辞,向天神祈祷,因为有些字很不清晰,我只能大概和你说,这上面写得是‘乙某年’,‘巴’,“天”,‘物兴’等几个字,其他的,文字保存不够完整,有些字也未有参考,我实在看不出来,而这一段话,你觉得又是写了什么?”

    姜教授细心对照甲骨文,将现代简字写在一张纸上,然后递给了6小若,6小若看着字沉思。

    “巴”,“天”,“物兴”,6小若反复琢磨,这段甲骨文总共是九个字,“巴”后面还有一个字,“天”后两个字,完整的应该为——

    乙〇巴〇天〇〇物兴。

    6小若猜“乙〇”应该是年月,和姜教授说的一样。

    “‘巴’,古有蛇意,和后面这个字,我们可以猜想它是形容某种蛇类样子,‘天’,大概就是指天如何,而‘物兴’是最好解答的,可能说的是百物兴盛,连起来,有可能说:某条蛇到了某个地方,天怎么了,然后天下就兴盛了,汇报之人在兽骨上刻了这个,报告给天神这一年的情况。”

    因为能看到的只有这么多,6小若也勉勉强强。

    姜教授也点头,似乎只能这么解释。

    6小若得到了这个答案,自然也很感谢姜教授,不然可能一点也不清楚,寒暄过后,6小若便想带着成果回去找顾逸凌。

    “小若,你也别急着走,留下吃个便饭吧,我后院种了菜都是纯天然的。”姜教授挽留,但6小若显得为难,她一般是不会留下吃便饭的,正想着怎么找借口离开,突然便看到这里帮忙的保姆婆婆,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教授教授,快来看看,地里的菜又出问题了!”

    “哎!又是?!”姜教授伸出满是皱纹、形如枯枝的手,颤巍巍的要保姆带路,这情况,6小若这个爱打酱油的好奇鬼也不会放过,扶住姜教授也要去一探究竟。

    姜教授的房子在梦城北边的小镇灵梦镇,这是一个学者多聚带,一般年纪比较大的,大学、高中等等学校的老教师退休了都会到这里,这里也因为环境静谧宜人,又有老友相伴,获得很多人的青睐。姜教授这栋房子,是继承了祖上,老早就盖在了这里,除了翻新,外围挺有韵味,听说他家是文学世家,上面一水的文人,划划家谱大概会很惊讶。

    姜教授在后院自己理一块地,年纪大了也想吃点少时的味道。老人家对这个似乎都很怀念,6小若也知道,她的那位祖奶奶,九十几岁的年纪,还老到地里,把他们这帮小辈各各吓得胆战心惊,生怕她累出个好歹。6小若也说过很多次,结果老人家说,只要小若继承6家她也就不累了,说得这话是满面笑容,可6小若却感觉后背凉,那一排亲戚都站着看她,她能感觉舒服吗?

    转了转弯,6小若和姜教授以及那位保姆婆婆都到了后院,后院就收拾了两块地,种点瓜果蔬菜,秋天了收一收也能盆满钵满。

    可现在,地上一片杂乱,大大小小的洞打的坑坑洼洼惨不忍睹,这几天下雨,今天又没太阳,该湿的地方湿,该干的地方也没干,大洞连小洞,青菜滚菠菜,真是一团浆糊,姜教授急地直跺脚,看着在泥渍里蔫掉的菜叶心痛的不行。

    6小若四下看了看,这附近只有姜教授一家,最近的也要上个坡,走个两三分钟,四周没有围栏,人为,兽为都不好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