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董仲颖施威斩降卒-《三国之权倾河北》


    第(2/3)页

    单经顿时眉目一颤,极为震惊,他可没想到这董卓居然来得这么快,自己可还没攻破阳城呢,他一来,自己就不可能得到击杀张宝的机会了。

    “唉!如今董卓既来,你我只有听他号令了,依我看你还是快些随我回广宗去吧!”宗员再次叹息一番,心下亦是颇为不甘,他知道单经心中所想,他也不希望董卓这么快就来了,自己可是刚和单经筹划好准备攻取阳城,可现在一切筹划都成泡影了。

    “唉~也只能如此了!”单经很无奈的叹息道,心头一阵难受。

    想想如今黄巾已经是穷途末路,击斩张宝已经是易如反掌,但自己却要收兵而回,将大好的机会送给董卓,他的心里如何会甘心,可事已至此,自己也只能依令行事了,自己若不回去,必然被董卓扣上一个抗命不遵的罪名。

    “集合军将,你我速回广宗吧!”宗员面色颓然道,声音显得很无力。

    单经神情暗淡的闭目点头,提着重重的步子走到门外吩咐亲卫召集三军集合,驶回广宗。

    大军很快集合完毕,可一听说要回广宗听候董卓调遣,人人都是不愿,如今灭賊功成在即,谁愿轻舍而去?

    单经知道他们的心思,他们不想回去,自己当然更不想,可自己有什么办法呢?董卓现在是主帅了,一切只有听他安排。

    注目扫视了所有人一番,单经朝着众人摇首叹息道:“尔等都随我走吧,我等若不回去,必然是抗命不遵,那时董郎将岂会轻饶我等!”

    军令如山,抗命不遵必然要掉脑袋,对于这一点谁都清楚,人人一阵哀叹,只得整理好行装,随着单经与宗员满心不甘的离开刚夺下的下曲阳,回返广宗。

    一路无话,大军经过一番行程回到了广宗。

    此时广宗城内杀气凛凛,街道上百姓围聚,数群刀甲军士齐齐举刀排绕成圈,正中央有一名体型肥胖黄脸汉子,他眉浓眼阔,黑须绕颔,正一副凶相的握剑坐立于一张几案之前,眼中阴毒之光绽射不停,他的身后立着数员魁梧将佐,但离得最近的是一名文士打扮的儒生,眸子里阴光幽幽。

    单经止军立于城门口,望着那名黑须绕颔的黄脸汉子看了几眼,无疑,那家伙必是董卓了,那种凶戾的眼神只有董卓这种西北豺狼才有。

    长长的呼了口气,单经独步向前,推开人群,这时他才发现,那群举刀的士卒之前,跪立捆绑着数千黄巾士卒。

    单经有些惊骇不解,董卓这是要干什么,纵目四顾一番,心下徒然升起一丝寒意。

    但此刻并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微微轻撩长衫,他赶忙朝着董卓跪身参拜:“末将单经不知董中郎大人已到广宗,迎接来迟,还望董郎将赎罪!”

    董卓轻哼一声,阴寒的眸光锁住单经,冷冷的道:“汝便是不等本将来此,就擅自出军的单经?”

    冰冷的声音,带着愤怒的斥责!

    单经心头一寒,赶忙俯地拜道:“小将岂敢擅自调动军马,只因卢大人临行时将军马暂时交付小将与宗副将看管,末将担心黄巾賊势复燃,故而出军击之,还望大人明鉴!”

    这一番言语显得真挈无比,其中更是夹杂着浓浓的卑微,这时候单经知道自己在董卓这种杀人不眨眼的魔头面前,可得猛装孙子,稍有顶撞便会激怒恶狼,目前的自己可没实力与董卓抗衡。作为大丈夫就得识时务,能屈能伸方成大事!

    “哼!”董卓又是一声轻哼,但眸子里的寒光减去了几分:“若不念汝灭賊有功,本将必然重惩,起来吧!”

    “谢董郎将不责之恩!”单经拜首叩谢,站了起来,回眸一扫跪身在地的那些黄巾士卒,轻声问道:“不知大人押解这些黄巾囚徒在此有何贵干?”

    董卓的嘴角咧过一抹狰狞,眸光中凶光盛盛,冷声道:“这还用问,本将押解这些贼寇至此,自然是要当街斩首,既然汝适时而归,正好看看本郎将的西凉猛士如何屠賊!”

    “可恶,看来猜得没错,董卓果然是要杀人立威,这还真是他的一贯作风,屠戮成性。”

    单经在心头一阵暗骂,眸光再次扫视了眼前这群可怜的黄巾士卒一眼,心头对董卓憎恨万分。

    微微吐了口怒气,单经将心头气恼微微平复,一脸恳求的拜身朝董卓道:“大人,人无贵贱之分,不能因为我等身为官身就把他们之命看作草芥,况且自古仁者不杀降卒,他们也不过是寻常百姓一时误入歧途,还望大人网开一面,饶他们一命!”

    董卓闻言,面庞微微泛起怒意,斥责道:“元仲啊,汝之言可甚是不当啊,此等叛逆之贼留之何益?今若不尽皆诛戮,大汉天威岂不荡然无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