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八章 只能帮这么多!-《铁路大时代》
第(3/3)页
对于这个问题,舒城也曾听说过,在调研前期,设计院的确考虑了大面积的降温,夏天控制冻土温度,可是一个地方的冻土,方圆几十上百公里,你不可能一直让他们处于不变的状态,这完全是不合实际。
就算能行,这方面的消耗,也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还不如让铁路绕行,或者钻进数百米桩基做支撑。
当然,钻进几百米的桩基,也完全不合实际的,现在还没有说干桩基数百米的,这可不是一颗两颗,是成百数千颗,得干到猴年马月啊。
再说,这样一施工,也难免影响冻土,不是长久之计。
如今舒城的想法就很简单,能不能把线路范围内的路基,包裹在一个箱子里,然后给这个箱子降温,如此一来,就算这个箱子有热量散发,消耗的也是可计的东西,完全可以继续补充!
如此一来,好像这个问题便能解决了?
“听你这么一说,从理论上来讲,应该是可行的,但实际会遇到什么情况,还不得而知,还需要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直到确保安全,才能进行现场施工。不过你这话到给我提了一个方法,这方法值得推敲,回去之后,我再和那群老家伙商量商量,听听他们的意见,如果试验段真的成功了,小舒同志,我代表我们设计人员,感谢你。”刘老很认真的说道。
“刘老,这个可不敢当,我也只是猜测而已,至于行不行,还得真正的实践,毕竟实践才是验证真理的最佳途径。”舒城不敢托大,连忙谦虚道。
“小舒同志,你就别谦虚了,一个建议,很有可能缩短我们数年的研究时间,我这一把老骨头,走之前能看见天路贯通,我也能瞑目啊。”刘老感叹道。
号称天路的铁路贯通,一直是dg的愿望,也是刘老的夙愿。
这么多年来,冻土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设计院的知名设计师,进展却微乎其微。
“恩师,您身子骨还健朗,天路计划,不久之后,肯定能贯通的。”欧阳先生见刘老情绪有些激动,连忙安抚道。
“恩师,要不上午就到这吧,已经十一点多了,我们先吃饭,吃完饭之后,再和小舒一起探讨如何?”欧阳先生建议道。
从九点到现在,除了从二部到一部的路途是行车,其他时间,刘老都是步行和坐马扎。
刘老如今已经七十八了,常年的加班加点工作,让他显得更老,能坚持这么长时间,已经不容易了。
因此,欧阳先生趁机打断两人的谈话,提出如此建议。
“好吧,那就先吃饭,到时候再聊。”刘老有些恋恋不舍得说道。
于是,众人终于开始收拾,吃饭的地方早也安排好了,就在一部的食堂,刚才李海福问了欧阳先生,欧阳先生要求的。
众人纷纷上车,舒城看着刘老的背影,暗自一叹,自己能帮的,也就这么多了,至于结果如何,还得看刘老等人的试验结果,毕竟技术方面的工作,不是靠嘴说出来的,需要以实践去证明。(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