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造舰梦想-《军阀天下》


    第(1/3)页

    通常而言,一艘战列舰的建造预算中火约有25%是花在武备方面,以一战时的币值计算通常大约为200万两白银,而生产主炮、建造炮塔的时问几乎和建造舰体的时间一样长,需要大约两年才能完成。

    更有甚者,由于炮架、火炮以及装甲的订单方式不同,而且有时会由多家厂商供货,这些开销在海军预算中是分开计算的。

    每艘大型的战列舰拥有五座343毫米双联装炮塔,每座炮塔的全套系统重量大约为600吨,而用于订购炮塔装甲的90000两白银和订购火炮的360000白银并不计算在订购炮塔的预算内,这就使那些有能力建造完整炮塔的造船厂有机会一举获得三份合同,收取高额利润。

    这段时间生产的战列舰的副炮由76毫米炮和152毫米炮两种口径组成,与炮一样,海军部也会依据战舰级别下发统一的订单。

    但是你,民营造船长完成订单后,这些舰炮将被分别送往各个船厂安装上舰,或运往军备仓库作为备用。

    由于这些火炮也会装备巡洋舰和驱逐舰,其炮架也被设计成稍加修改便可适应不同战舰的形式,其制造商也不局限于海军部指定的船厂,很多兵工厂都会参与生产。

    与舰炮武备制造业一样,战列舰必需的装甲钢也同样是利润丰厚,各装甲钢制造厂家都是生意兴隆。

    近几年来,装甲钢的制造工艺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美国哈维钢的问世为开端,继之以德国克虏伯渗碳钢,表面硬化装甲开始席卷整个造舰工业。

    根据计算,在当时穿甲弹弹头强度不高的情况下,表面硬化装甲的效能相当于普通装甲钢的2.5倍,比如152毫米kc装甲板与381毫米普通钢板的防御能力相当。海南的各大船厂也在开始投资新厂生产表而硬化装甲。

    生产新式表面硬化装甲的技术工艺十分复杂,炼钢厂首先需要铸造出一块高质量的镍铬合金钢,然后经过滚轧工艺,使其密度、厚度以及形状满足要求。

    在对钢材表面和边缘进行修整后,这块钢板将进入渗碳加工工序,要求将含碳介质置于钢板表面,以高温加热促使碳原子渗入钢板从而提高表面硬度,同时又保持内部的韧性不受太大影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