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风云再起-《军阀天下》


    第(2/3)页

    伊东向善深受其父亲影响,从小就痴迷于海军,是目前日本国内极为优秀的海军将领。

    说起伊东佑亨上将,此人是甲午海战的日本舰队主将,时年(明治27年)7月16日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对中国开战,7月18日根据军令部官房主事山本权兵卫大佐提出的方案,将已经改名为“西海舰队”了的警备舰队和常备舰队组成“联合舰队”。

    这是日本海军第一次组建联合舰队,伊东祐亨海军中将为首任司令长官,准备参加甲午战争,7月23日伊东祐亨奉大本营作战命令,亲率军舰15艘、鱼雷艇6艘、侦查艇一艘,由佐世保军港出发,向朝鲜西海岸进发。

    25日派第一游击舰队以突然袭击手段,发动不宣而战的丰岛海战,挑起中日战争。8月1日,中日两国互相正式宣战后,伊东佑亨遵照大本营的“作战大方针”,积极寻求与中国海军进行主力决战,以夺取制海权。

    经过一番激战,1895年1月23日,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率众退守威海卫,被日舰重重包围,穷途末路之际,收到日本主将伊东佑亨的劝降书。该信书是伊东佑亨委托在威海卫海域的英**舰“塞万”号带给丁汝昌的。

    劝降书的开头写道:

    “谨呈一书致丁提督阁下:事局之变,致使仆与阁下互为敌对,何其不幸!然今日之战,乃国与国之战,非个人结仇也。仆与阁下友谊之温,今犹如昨。”

    伊东佑亨陈说中国陆海军连败,绝非君臣某一个人之罪,其原因乃是墨守陈旧政治之弊。而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抛弃旧政治,逐渐崛起。最后,劝诱丁汝昌逃亡日本,以期东山再起。

    “贵国曾有雪会稽之耻,以成大志之先例。在我国,如榎本海军中将、大岛枢密顾问官,虽举叛旗,终得赦免,且位居显要,不屈才干。败战乃旧政治之结果,非阁下责任。应留有余力,以图他日……”

    丁汝昌当然不听这种劝告,把劝降书原封不动寄给了天津的李鸿章。19天后,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当时,大日本帝国海军总司令官中将伊东佑亨的劝降书,是写给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但是作为信使的那个美国人却登上了刘步蟾的“定远”战舰,把劝降书呈递到了刘步蟾手里。

    这对于伊东佑亨中将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在意的事情。丁汝昌虽然是大清国北洋水师的最高统帅,但是,在伊东佑亨这样的职业军人眼里,在海战方面的真正对手是曾经留学于英国伦敦海军学院的刘步蟾,给伊东佑亨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也最佩服的是刘步蟾。

    伊东佑亨对刘步蟾是心仪已久的,当在威海与刘步蟾第一次相见时,往日的传言便被证实了。伊东佑亨甚至觉得刘步蟾很像他们日本人,精明干练,意志坚强,却又从不向人显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