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四章 崔家商队的消息-《宰执大宋》
第(2/3)页
今日来沙门岛的各股势力都有,说不定能够打听到一些高丽使者的消息。再说,整日在这高丽馆内待着,也是怪闷得慌,出海见识一番也是好的,来到大宋他还没乘过海船呢!
沙门岛上有驻军,无论是海盗,海商都不敢乱来,海盗、海商和官兵之间,这些年都是互利互惠的关系,倒是一直相安无事,也没什么危险,是以钟浩决定搭乘崔家去沙门岛从隍城岛海盗那里采购皮草、人参等商品的海船,去沙门岛转转。
沙门岛离登州港并不算远,大约只有三十余里的距离。
钟浩带着张十三和柳风两人在崔海安排的伙计罗九带领下,从登州东北的一处秘密码头登上一艘三桅的海船。
三人乘船约莫半个时辰的时间,便到了沙门岛。今天浪大,船有些颠簸,不过如今登州港禁,又不是去远海,只是来沙门岛上采购些每天有大的海船出海已经很难了。
沙门岛分南岛和北岛两岛,隍城岛那批海盗来沙门岛交易时,嗯……或许应该叫他们走私贩子或是海商更准确些,主要是在北岛。在北岛交易时,万一沙门岛的官兵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从北岛往北撤走更便宜些。
当然,他们想要在南岛上交易,那些大宋驻军也不会让他们。实际上不但不会让他们在南岛交易,连登上或是靠近南岛都绝对不会允许。不但这些海盗不允许登陆南岛,就是一般的商人和百姓也是轻易不允许的上沙门岛南岛的。
因为南岛上有个很重要的地方——上面有一座关押着很多重要犯人的、令人闻风丧胆的“重型监狱”。
……………………………………
对于这座位于沙门岛“重型监狱”,钟浩在后世的时候,就算是耳熟能详了。
他第一次得知是在看《水浒传》时,《水浒传》多处提到把犯人刺配沙门岛。等到他进入考古研究所成为宋文化专员后,得益于后世发达的资讯传媒条件和研究所内充足的资料,钟浩对这沙门岛监狱还是很是有所了解的。
铁面孔目裴宣落草饮马川山寨,就是在被刺配沙门岛的押送途中,途经饮马川时,被杨林、邓飞杀了防送公人,才被推为寨主。
还有卢俊义被李固陷害,押入死囚牢中,梁山英雄到北京大名府上下打点,梁中书等受贿后免了卢俊义的死刑,“差董超、薛霸,管押前去,直配沙门岛。”只是路上,两公差因受李固贿赂欲害死卢俊义,相反却被燕青放冷箭射杀。
钟浩作为考古研究所的宋文化专员,自然知道?宋代登州府的沙门岛就是后世蓬莱县北边的长岛县的长岛。
而在大宋,这沙门岛实在是重刑罪犯的“集中营”。
沙门岛作为关押重犯的地方,在大宋之前就开始了。五代后汉乾祐三年,一个城池失守的节度副使被流放到这里,沙门岛自此作为重犯的流放地。宋太祖赵匡胤在建隆三年,也下令把一些军事罪犯都配流该岛。
但是在大宋建立之初,只是很少一部分刺配罪犯流放沙门岛的。大部分还是有根据五代以来的旧制,把重罪犯人刺配西北边陲去戍边。
?其实?沙门岛一开始是主要是作为大宋一处专门用来养马和造船的地方的,并不主要用来关押罪犯的。???????
大宋建立之初,?太祖建隆二年有西北的“灵武节度史冯继业献马五百”,建隆三年有瓜州节度使曹元忠献马,乾德元年,有北方的女真人进贡了一批优良名贵种马,太祖赵匡胤把这批种马运到了沙门岛培育驯养。
大宋建立之初,朝廷将犯人发配西北边陲的本意是为了巩固西北边防。但是随着党项人李继迁开始对抗大宋以后,却有许多刺配犯人投奔塞外,反而增强了敌国的力量,削弱了大宋的边防。
于是,到了宋太宗时期,便开始将刺配西北的犯人大量的改为刺配岭南以及一些蛮荒之地。
而随着大宋造船及航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宋王朝的影响力也开始辐射大陆周围的海岛。大宋王朝建立了相当规模的水军,对海岛的控制也已成为可能。因此
除了岭南及一些蛮荒之地外,这一些沿海海岛也成为流配重罪犯人的地方。
因为这些海岛地理环境特殊,孤悬海外,四面僻水,只要控制住岛上的船只,海岛就成了与世隔绝的禁地,犯人插翅也难逃离,把犯人刺配海岛,便于对重罪囚犯的控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