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一章 高丽馆-《宰执大宋》


    第(2/3)页

    钟浩一听孙立的话,不由的很是奇怪。从高丽来泛海来登州的话,一般最多也就十来天的航程就到了,怎么这自从高丽派人联络后,这一个多月了,这使者都还没到。难道是高丽国又变卦了?!不愿派使者来了?!

    当下钟浩向孙立问起这种可能性来,孙立沉吟了片刻,道:“这种可能性也有,不过就算高丽不派使者来,应该也会派人来通知一声的。”

    孙立顿了一顿,接着道:“自从高丽如今的这位新王即位以来,对咱们大宋还是很是敬仰和崇敬的,颇有和大宋通好之意。虽然碍于是大辽的藩臣,不能光明正大的派遣官方使者,但是私底下已经派过好几次使者前来,颇有和大宋修好之意。若是取消这次来使的话,应该会派人来通知我们的。”

    钟浩接了这个差事以后,还是对高丽的情况做过一些了解的。孙立口中的高丽新王名叫王徽。因为其兄长高丽显宗和高丽靖宗先后去世,高丽国王王徽得以即位。

    钟浩后世是宋文化专员,对于这个在位期间和大宋恢复宗藩关系、努力和大宋修好、和大宋保持了很好的交流的高丽国王王徽,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这个如今的高丽国王王徽就是高丽王朝著名的英主高丽文宗。当然文宗是其死后的庙号,如今还没有这个称呼。

    在高丽文宗王徽统治下的高丽王朝进入了高丽太祖王建建国以来的最鼎盛时期。高丽文宗王徽十分崇慕宋朝先进的文化,在位期间大量吸收宋朝的文人、艺人到高丽入仕为官、交流文化,以达到辅佐朝政和学习宋朝先进文化的目的,成为大宋和高丽文化交流和人才交流史上的一段美谈。

    为了使入仕的宋人无后顾之忧,安心仕丽,高丽国王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一度甚至超过了本国的官员,来投的大宋士人,高丽文综王徽会有亲自挑选臣僚的第宅及女子相送,极其重视。高丽文宗王徽个人对于宋文化的崇慕以及他在位期间来丽入仕的宋人人数远远超过他前后各位国王。因此,在国内境遇为艰的宋朝文人冀望在高丽的庙堂上一展抱负,高丽也对这些来自礼仪之邦的孔门弟子待之以礼。

    而这些入仕高丽的宋人,也没有和跑到西夏当官的那张元、吴昊那样,对大宋造成很大的危害,反而在这些士人的推动下,让高丽和大宋保持了很好的关系。

    当然,之所以没有大宋和高丽的关系,没有和宋夏一样,主要也是因为不接壤,而且又共同的敌人契丹的原因。

    钟浩听了孙立的话,不禁问道:“那就应该不是高丽取消了这次出使了?”

    孙立苦笑道:“这个……此时到底如何,下官也难以确定。这渤海之上,如今海盗横行,契丹海盗、高丽海盗、倭国海盗,还有咱们大宋的海盗,甚至那些还没怎么完全开化的女真人也驱船下海为海盗,当真是群魔乱舞啊。这高丽使者被海盗劫持或是杀害了,也是有可能的。当然,也有可能是高丽取消了这次出使,而派来送信大的船只被海盗劫持或是抓住了,也是有可能的。”

    钟浩一听孙立这话,不禁问道:“那这又是契丹海盗,又是高丽海盗,还有这倭国海盗、大宋海盗和女真海盗,这渤海中的商船有那么多让他们抢吗?”

    孙立做这个高丽馆的管勾公事,虽然是个闲差,但是也有些年头了,对这相关的东西倒是知道的不少,听了钟浩的问话,忙会打道:“自从登莱海禁,那些没有门路或是没有胆子走这条海路的,自然走其他海路,这条海路反而是赚取暴利的一条海路。一开始登莱海禁时,这商船自然确实是少了,但是随着很多人发现这条海路的暴利,逐渐的这渤海内的商船反而多了。而且,这渤海之内,也不光是来往大宋贸易的船只,也有那契丹到高丽、高丽到倭国,还有那倭国的,这渤海上的商船也是不少的。而且这些渤海中的海盗也未必是只在渤海中抢劫,若是这里船只少了,他们自然也会去南面大海。

    这渤海中海岛众多,很多都是被海盗盘踞。很多海盗的老巢虽然在这里,也未必全是在渤海抢劫的。不过无论是大宋还是契丹,对这些海岛的控制力都很有限。就如咱们登州北边临近海域的中的众多岛屿中,如今除了临近登州的沙门岛,官府还有能力管辖之外,其余三十多个岛,官府都是鞭长莫及,无力管辖,都是海盗盘踞之地。契丹南面的众岛,也是如此。其实咱们登州的这刀鱼寨,与其是说防备契丹人泛海来攻,倒不如说防备海盗来得实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