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一章 坐车坐得腰痛-《宰执大宋》
第(3/3)页
当然,这很多东西都是事后回味时想到的。
其实,当时钟浩在松林书院时,主要就是为了图个松林书院学生的身份。在青州这松林书院学生可是能代表一个读书人身份的,而且还是书读的不错的读书人。因为松林书院可是很难考进的。
那时,钟浩根本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能考中进士,因此听徐山长讲课,大都只是单纯的听听,应付一下学业,从来没有深思过。这后来想想,才现徐山长讲得很多东西,不光对科考,就是对为人处世也很有帮助的,不禁对那时没有认真听讲有些微微后悔!
钟浩知道徐山长为人严谨,持身甚正,一般送礼他都是不会收的。但是钟浩觉得文人大都好雅物,这些端砚、笔洗、围棋都算是雅物了,虽然价钱不算便宜,但也算不得太大的大礼。钟浩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徐山长的学生,在考中进士后了,为了答谢授业恩师,送给他这么几件不算太贵的礼物,他应该不会拒绝的。
从家里出来,钟浩提着礼物,一路漫步而行,往松林书院所在的南阳城云驼大街走去。
走在青州的街道上,一股很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虽然只在青州城生活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但是钟浩早已把青州城当做了自己在大宋的故乡,他对这青州城很是有些依恋的味道。
走到海岱大街的万年桥时,钟浩望着如画的南阳河风光,忍不住在桥上驻足了欣赏了一会儿!
如碧绿玉带般的南阳河依旧在缓缓的流淌,金黄的阳光洒落在绿波荡漾的南阳河面上,两种鲜亮的色调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南阳河中不时有调皮的鱼儿跃起又落下,让平静的河面上形成一个个涟漪,涟漪中的河畔绿柳的倒影不禁有些波动,波光粼粼而动,虚虚实实的让人看不真切。
远处有几只画舫游船在河面上漫游,画舫游船上不时传来一阵阵丝竹之声,显然是有文人雅士在南阳河携美闲游。
万年桥造型优美,孔间迎水面桥墩为三角形,其上各雕石龙一个。桥面东西两侧栏板浮雕都是“二十四孝图”、“松鹤同春”、“张良圯上遇黄石公”等故事和图案,每块栏板的浮雕都很精致,而且各不相同。桥上的每根栏杆的望柱顶端,也都雕饰着宝瓶、狮子等石雕,很是精美。
钟浩以前没有这份闲心,还没现这万年桥上的雕刻如此精美,今日一见这精美的浮雕,不由的又在万年桥欣赏了一番这座精美的浮雕。
有时心境不同,看到的景色便着实不同。心情好时,看什么景物似乎都充满了靓丽的美!
一进松林书院的大门,迎面见到的还是那两株相对而植的、树干粗有两人难以合抱的、干矮枝阔、虬枝斡旋的汉代古松。那两株古松依旧是挺秀青郁,茂盛繁劲,仿佛千年的时光,十纪的经历,在其身上只不过沧海桑田的倏忽一瞬。
每次看到这两株千年的古松,钟浩都是一番同样的感慨: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而人之匆匆百年,在这两株见证千年的古松面前,似乎跟朝菌、蟪蛄实在没有什么区别啊!
古松旁边依旧是那一块上面用圆浑流畅、筋骨俱备的楷书镌刻着王文正公的那篇《矮松园赋》的厚重古朴的石碑。
钟浩在这古松和石碑前驻足片刻,便往徐山长起居的地方而去。
从典雅的松林书院前院穿过,走过二门往东,又从东跨院的垂花门穿过,便来到徐山长起居的拿出修竹环绕的精舍了!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