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三章 古文与骈文-《宰执大宋》


    第(2/3)页

    欧阳修接着道:“所以古代的文言,既简练又易懂。例如《论语》、《孟子》、《墨子》、《史记》,这些都与白话比较接近,很好懂。而越是到后来,这文章才越来越难懂。”

    钟浩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还真是越往后文章越难懂了!

    当下钟浩由忍不住问道:“那为什么越是到后来的就越难懂了呢?”

    “无它,这是文人卖弄才学造成的。”欧阳修道。

    “哦……”钟浩听了欧阳修的讲解,不禁连连颌。他这才明白,这“骈文”是这么展来的。如果骈文是文人卖弄学问的话,那这“太学体”就是那些文人不但卖弄学问,还走火入魔了!

    欧阳修见钟浩颌赞同,不禁也是微微点头。其实他今日让人喊钟浩过来,主要是问了嘱咐他一些科考时的主意事情。

    当然,欧阳修之前和钟浩和徐峰聊得也不是废话,他要嘱咐的最重要的事情,恰恰是关于文体的事情。

    除了这文体之外,欧阳修还想提点一下钟浩和徐峰一些关于主考官的一些文风喜好。

    欧阳修的这些提点还是很有用的。

    因为说起来,欧阳修对这此科的主考王拱辰算是颇为了解的!他们既是同窗,又是同年,还是连襟!

    当然,他们因为理念不同,现在却成了一对冤家。但是这并不妨碍欧阳修对王拱辰的了解。

    说起欧阳修和王拱辰的渊源,还要从天圣八年的殿试说起。

    天圣七年,欧阳修在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也算是“连中三元”。

    天圣八年的殿试之前,作为省元的欧阳修,自然是状元的大热人选。欧阳修自己觉得,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中,自己肯定也能夺得状元,于是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到时候穿。

    欧阳修在广文馆有个同学,叫王拱辰,才十九岁,也获得了殿试资格。就在殿试的前一天晚上,王拱辰和欧阳修开玩笑,穿上欧阳修的新衣服,得意地说:“我穿状元袍子啦!”

    没想到,殿试那天,真的是王拱辰中了状元。

    当然,豁达的欧阳修并未在意状元头衔旁落,反而更觉得王拱辰颇有大才,和他真心相交。

    几年后,欧阳修续弦娶了已故宰相薛奎的二女儿。而薛奎的大女婿不是别人,就是跟欧阳修一起参加殿试而获得了状元的王拱辰。到了后来,王拱辰的夫人去世了,他又娶了薛奎的三女儿,继续做薛家的女婿、欧阳修的连襟。欧阳修写诗调侃他说:“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

    可以说,欧阳修和王拱辰在中进士后的十几年间,关系是非常之好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