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九章 花小蝶求词-《宰执大宋》


    第(2/3)页

    不过钟浩依旧还是苦笑着道:“在下实在不会做什么词,那都是偶有所感所做,平日里实在做不出!”倒不是钟浩心狠,故意不给这娇娃面子,主要是自己实在没办法啊,自己实在是不想再出名了,名气对自己来说就是负担啊。名气越大,这事儿越糟啊。东京才子多如狗,自己名气太大了,人家来比试,到时弄不好自己就会露陷,一着不慎自己就容易变成人人喊打的欺世盗名大文贼。所以这词还是少做为妙。

    花小蝶一听钟浩不想做,不禁一脸委屈的看着他,一双美目很快便氤氲起了雾气。

    不得不说这出名的优妓,基本都具备一个作为出色的演员的素质,这扮可怜的样子还是真是非常的逼真。这事儿钟浩在青州时是着实见识过得,那次被青州花魁叶亦菡的演技成功骗过,从而才有了自己把苏仙的《水调歌头》“借”来送给她的事情。这也间接导致了后来自己在青州被苏跃飞绑架的事情。反正是不是好事儿,钟浩实在不愿意再做什么诗词了。

    不过饶是钟浩觉得花小蝶很有可能是装得,不过一见这花小蝶楚楚可怜,看着他那如烟的双眸里氤氲着雾气,钟浩还是有些心软,不禁有些尴尬。

    徐峰在旁见了此情此景,自是要调节气氛,笑道:“文轩今日去大相国寺那群文人士子聚会比试诗词的地方,难道不要作妙词啊?其实在那做的影响力,远不如给让花行给你传唱来得影响大。”徐峰一直以为钟浩说不愿出名是说笑的,是以有此一问。在他理解中,哪有文人士子不喜欢诗词扬名的。

    6奇在旁看着花小蝶的模样,不禁也是怜花惜玉之心泛滥,当下也是对附和徐峰的话道:“对对对,文轩若要想在东京扬名,其实大可不必去大相国寺那比诗,给花行做上一妙词,让她在这潘楼中传唱,用不了多久,便能名声大躁啊。”6奇之所以怂恿钟浩作词,除了是怜香惜玉之心泛滥外,这为了能听上花小蝶唱上一曲,也是很重要原因。

    钟浩忙摆手道:“兄弟我去大相国寺实无为了出名的意思!我真得只是去看热闹的。我只不过是久慕大相国寺万姓交易的盛况,初来汴梁未曾见识过,过去纯属看个热闹罢了!”最后钟浩哭着脸道:“我真不怎么会组词啊,那几词真得是偶然有感所得,让我刻意去做,实在做不出来啊!”

    花小蝶楚楚可怜的道:“看来奴家是入不得钟公子法眼,当不得钟公子赠词啊!”

    钟浩连忙摆手,示意不是那个意思,最后苦着脸道:“在下没有那个意思,真得不怎么擅长做诗词啊!”

    花小蝶的睫毛上已经挂起了泪珠,对钟浩怯声道:“实不相瞒,奴家并不是为自己求词的,也是代表我们楼里林姐姐求的。我们林姐姐正需一妙词,去参加下月传胪之日的御街万民乐的表演。林姐姐一直未曾寻到妙词,正愁呢!钟公子若是能帮忙做上一妙词,林姐姐也必定会非常感激的。”

    大宋是个文风鼎盛的朝代,也是一个最注重节庆热闹的时代,大宋的节庆大概也是历朝历代最多的。这每次科考的传胪之日,也是东京百姓们一个热闹的时候,如今也被当做一个节庆之日。本来这传胪之日,应该只是那些新科进士们弹冠相庆的时候,与那些无关的百姓们应该是无关的。但是善于创造热闹的大宋百姓,却硬是把这传胪之日,展成了一个重要热闹日子。

    从大宋开国之初,每科的传胪大典之后,新科进士们都会御街夸官。在大宋,无疑文官们是最受百姓们敬仰的,这御街夸官自然自然引来无数的百姓们围观。人多的地方便有商机。围观的百姓多了,善于现商机的商人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商机,于是便很快有了售卖各种物品的摊子。那些耍把式的、卖艺的、说书的等也自然很快现了机会,很快便也来凑热闹。到了后来,那些馆阁的曲娘舞女也逐渐的开始来打名气了。

    于是这御街上在传胪之日,便逐渐形成了一个级大的集会。大宋的官家向来是讲究与民同乐的,既然这御街上的集会既然形成了,于是到了当今官家在位期间,这御街万民乐便顺理成章的纳入朝廷监管。由朝廷组织,既能尽量规避各种隐患,毕竟这种几万人的集会,很容易生些意外情况的;又能给朝廷创造一些收入,这些摊位什么的,朝廷也不会让那些商贩白摆。收取一定费用,既能增加朝廷一点收入,又能制造一个小门槛,让那些不舍得交摊位费的小商贩止步,这样可以控制一下御街万民乐的人数。

    当今官家每次科考的传胪大典之后,都会在御街露上一面,展示一下大宋官家亲民的秉性。

    对这御街万民乐上的歌舞表演,东京各大馆阁还是很重视的,因为不但有无数百姓士子围观,甚至还有可能引起官家的注意,也是提高名气的好机会。对于这表演,那些各大馆阁的优妓们自然也是极力准备的。

    这潘楼曲娘作为东京城风月界的翘楚之一,自然也会有一个很显眼的舞台。因此潘楼的优妓曲娘们自然也会好好去准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