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一章 班师回朝-《宰执大宋》


    第(3/3)页

    ……

    西军班师回朝,一路上欢声笑语,倒是走得飞快。

    在行军的路上,西军将士便得知,朝廷对他们的奖赏。

    这次南下平叛的所有有功文武官员将士,全部都加官进爵,位卑者连升三级、位高者则升一两级,荫一两子。

    这次朝廷真得是厚赏所有的有功人员,其受赏人数之多,所受赏赐之重,在太祖以后便再未听说过。

    当然西军各级将领和战士们的赏赐,还不是人们最关心的,大家最为关心的是对此次大军统帅狄青的赏赐。

    ????只是朝廷,迟迟没有宣布,朝廷对狄青的赏赐有些难产。

    关于狄青的赏赐一时还没有决议,但对此次两广的那些官员的处罚却已经颁布了。

    此次侬智高之乱之所以能够造成如此大的规模,其实跟两广的军队和官府早已糜烂有关。

    两广的官府体系其实早已形同虚设,两广的军队其实早已腐朽不堪。其实以前官家赵祯也听说过两广早已糜烂的事情,只是一直未曾下定决心整治,这次正好趁此机会对两广的官员重罚,重拳出击,争取早日破旧立新。

    朝廷的处罚,是从枢密使韩琦开始的。

    枢密使韩琦,为两广军队的糜烂负责,被贬出京知蔡州;湖南两广的安抚使、转运使、提刑使以下,乃至州县官员,除了在战争中立功的,得以幸免外,其余官员都被严肃处理。

    官员有守土之责,讲得是城在人在、城破人亡。而在广南东西两路,除了几个城市的文武以死殉国外,其余人都有多快跑多快,有多远跑多远。

    现在秋后算账,官家毫不留情,全都从严落。最轻也是削职为民,重则配沙门岛。大宋朝不杀士大夫,这已经是最重的惩罚了。

    官家这次是下定决心,让两广尽快破旧立新了!

    当然,此时人们对两广官员的处罚,并不是那么的关心。现在大宋的朝野上下最期待的是朝廷对狄青的颁赏。

    对狄青的赏赐难产是必然的,因为狄青在出兵前,便已经是枢密副使,再升一级,只能把副自去掉,成为西府长官枢密使——也就是俗称的“执政”。

    虽然枢密院管军事,却是个文官把持的机构,武将做到枢密副使就到头了,想要想再进一步,成为执政,中间却隔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不出意料的,朝廷的文官大臣们提出种种理由,激烈反对。甚至连当初极力举荐、以身家性命担保他挂帅的庞籍,也坚决反对授予他西府执政一职。另一位宰相陈执中也极力反对。

    最后在满朝大臣的压力下,官家赵祯终于同意:狄青不进枢密使,改升为上靖**节度使,检校太傅,再给他的四个儿子都连升数级,再加上数不过来的赏赐,看起来皆大欢喜了。

    然而就在狄青快回到汴京的时候,官家突然召见两府大臣,罕见的直接下达圣谕——升狄青为枢密使。且不容商量,立即执行!

    狄青挟不世之功回归,两府大臣本来就被动的很,现在见官家如此坚决,也只好不再反对。

    消息一经传开,举国沸腾,人们比听说平定侬智高都兴奋。因为他们亲眼目睹了,一个从配军到将军,从将军到执政的奇迹诞生!

    人们认为这次朝廷终于赏罚分明了!

    基于这一点,所有人都相信,只要我们这些普通百姓士卒,日后只要奋图强,一样有可能出人头地的!

    朝廷的这一任命,给许许多多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带来了希望,让他们的生活有了动力!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