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八章 避瘴之策-《宰执大宋》
第(2/3)页
钟浩回自己营帐写关于马蹄铁的条陈时,又想起关于避瘴的一些对策,便顺便一起写在条陈上。怎么说自己现在也是大帅幕府的参谋了,既然吃这碗饭,就要干些事情。
钟浩觉得自己还是很实在的一个人,虽然狄元帅没指望自己做这赞画真出什么主意,但是自己还是要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都拿出来。
西军可是大宋唯一有战力的部队了,在钟浩眼里这每一个西军战士都是大宋的国之重器。这次南下平叛西军战士能少一点伤亡,便能多保留一点战力,以后在对西夏和契丹的战斗中,便能多一份底气。
钟浩虽然有些贪图享受,又有些见钱眼开、唯利是图,实在算不得至正至纯之人,但是在国家民族大义上,还是很有些责任感的。
这一次在来京兆府的路上,钟浩听先锋军的战士们谈论,他们这次去两广害怕的绝对不是侬智高手下的蛮兵,在西军精锐的眼里那些南蛮猴子根本就是些土鸡瓦狗,不堪西军的一击,他们最害怕的是两广地区的瘴毒役气。
来到灞水大营后,钟浩也听其他的西军部队谈起这瘴气的厉害,当真都是谈瘴色变。
说来有些滑稽,此次南下平叛,西军最怕的反而不是侬智高军这个直接对手,反而是瘴气这个大自然敌人。
此时的岭南地区虽然较之以前的朝代有所开,但是依然还有很多地方还远未完全开。
此时的岭南在大宋人的眼中,就是未完全开化的穷山恶水之地。
大宋犯了事的贬官,犯得事情最严重的,一般都是贬往岭南地区。在大宋士大夫们的眼中,这已经算是最重的惩罚了。
很多配充军的罪囚,宁愿选择去苦寒又战争不断的西北边地,也不愿意去瘴气横行的岭南。在西北边地,最严重的事情,也就是遇到西夏人来攻打掳掠,虽然有危险,但是总归有活命的机会。但是在岭南若是遇到厉害的瘴气,基本没有逃跑的机会,随便遇到点有毒瘴气就有丧命的危险。
岭南地区此时很多深山老林、河谷沟壑、泥塘沼泽的一些闭塞的地区都有毒瘴横行,而且这些瘴气有时还会随风飘荡,即使远离瘴气多之地,有时也会被瘴气毒倒。
特别是广南西路,大宋此时甚至有个不太好听的别称,叫做“瘴乡”,极言此地瘴气之重。外地人去了,极易瘴毒的袭击,轻则上吐下泻,重则昏迷不醒,甚至死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