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〇章 赵祯的心思-《宰执大宋》
第(2/3)页
若是富弼的奏报属实,那这种作物可是难得的祥瑞啊,这可是造福天下苍生的东西!这种粮食作物甚至可能完全改变大宋国运,到时大宋若是推广开这种作物,那岂不是大宋境内再无饥馑。国内安稳了,大宋便可以腾出手脚,放心的对付身边的强敌了。
作为大宋的牧民者,赵祯很是了解其治下的汉人百姓的性格。
如果说草原的人是狼的性子,那么汉人百姓可以说都是绵羊的性子。汉人百姓但凡能有一口饭吃,能活得下去,基本上都会安安稳稳的过日子,绝对不会去铤而走险,去干那有杀头危险的造反之类的事情的。
只有在活不下去,面临饿死的命运时,这群绵羊才会进化为狼,疯狂的撕咬那些曾经压迫过他们的人。
而有了这亩产十石的粮食作物,只要推广种植开来,这大宋的饥馑在便可以基本消灭,便能从根本上消灭那让大宋百姓从绵羊变成饿狼的可能性。
而且百姓们的粮食多了,上交的税赋自然也就多了,到时大宋的国库就可以更加丰盈了。
国内安稳,国库充盈,倒是便可以安心对付西夏和契丹这两个虎视眈眈的外虏了。
这不是正是自己追求的嘛,赵祯心里想道。
一念及此,赵祯便一刻也等不及的、迫不及待的让政事堂派人去查勘这种亩产十石的粮食作物的是否真得属实。
若是真得有此亩产十石的粮食作物,自己何惜一个爵位!
何况大宋的爵位本就是用来笼络臣子用的,又不是世袭罔替的,俸禄又不高。多封几个爵位,对大宋毫无压力,反正这些臣子到时会身死爵除,负担一点都不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