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学堂的女先生-《宰执大宋》


    第(3/3)页

    孩子们在课堂里热得不行,难以安心学习。钟浩和可瑶商量后,便把课堂搬到了窟野河河边的树林中。

    这里树木繁盛,树荫遍地,树荫下清风不断,暑意消减了不少。

    最近静羌寨没什么事情,钟浩大多数时间都在陪着可瑶教孩子们。

    上午是可瑶授课的时间,孩子们都在跟着可瑶读书,钟浩倒是很悠闲。

    窟野河一处转弯缓流处,一棵垂柳的柳荫下,钟浩正坐在马扎上,手中握着一只鱼竿垂钓。

    细长的青竹竿做成的鱼竿,丝线做的鱼线,鹅毛做的浮漂,缝衣针弯曲制成的鱼钩,河边湿地里掘出来的蚯蚓做的鱼饵,一套乡土气息十足的钓具。

    钟浩本以为自己这套乡土气息十足的钓具,很难吊到鱼呢。没想到这年头窟野河里的鱼多,而且比较傻,每天钟浩都能钓到不少,黑鱼棒子、草鲤、鲫皮、白鲢、花鲢都有。

    本来只是想以垂钓来打时间的钟浩不禁喜出望外,对钓鱼乐此不疲。

    自从钟浩现河里鱼好钓以后,便动了给孩子们改善伙食的心思。静羌寨的条件有限,这些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却只能和大人们一起吃大锅饭,除了每天多个鸡蛋,基本也没有别的加餐。钟浩便想给孩子烤些鱼吃,多少改善一下伙食。

    一上午的时间,钟浩马扎旁边的鱼篓里,已经有大半鱼篓子的新钓的河鱼了,今日收获颇丰。

    可瑶宣布今天上午的课结束,让他们下课。

    听到可瑶宣布下课,孩子们欢呼一声,齐刷刷跑到钟浩身边,等着钟浩给他们分派任务。

    等到领到任务,便都按照自己的分工,各自散去。

    小一点的孩子去树林里捡拾枯枝做柴火,大些的孩子去河边帮钟浩收拾鱼篓里的鱼,刮鱼鳞,洗剖内脏。

    还有十几个水性好的孩子去河里摸鱼,呃……这倒不是钟浩安排的,这十几个孩子是自告奋勇去河里摸鱼的。他们是觉得钟浩烤得鱼好吃,只是钟浩钓得那半鱼篓鱼,四十多个孩子实在分不到多少,便想多摸一些来,让钟浩一起烤来吃。

    这十几个孩子水性很好,在河里徒手就能把很大个的黑鱼棒子抓上来,河底的鲶鱼也能摸上来。

    鲶鱼不适合烧烤,摸上来的鲶鱼钟浩装在一只鱼篓里,待会营地的庖厨,晚上给平西军的军士们炖鱼汤改善下生活。

    篝火点起来后,十几个大些的孩子按照钟浩教得,把洗剖收拾好的鱼用小刷子刷上菜油,用树枝穿了,放在支架上,不停的翻烤。

    可瑶这时则在旁边挨个检查孩子们上午的课业,不达标的有惩罚,惩罚非常严厉,那便是没有鱼吃。

    想要吃更多的鱼,就需要把上午学得《三字经》背过、学会,还要会写。

    孩子们为了吃鱼,学习积极性很高,大部分还是能达标。

    等可瑶检查完孩子们的课业,钟浩的鱼就烤好了,鱼香四溢。

    钟浩把味道鲜美的草鲤和鲫皮分给小些的孩子,花鲢和白鲢细刺多,不能给小孩子们,怕卡着。黑鱼棒子味道不如草鲤和鲫皮,但个大,也先分给大些的孩子们吃,大些的孩子食量也大。

    花鲢和白鲢虽然刺多,但肉质鲜美,钟浩倒是很喜欢吃,虽然吃起来稍微麻烦些。

    孩子们大快朵颐的吃着烤鱼,他们越来越喜欢自己的两位先生了。

    当然,中午这鱼只能算是加餐,是吃不饱的。吃过了鱼,可瑶带着孩子们回寨子去吃饭。

    被可瑶考核达标吃到鱼的,今天都兴高采烈的,至于那些没吃到鱼的,则闷闷不乐,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明天一定要好好学习功课,一定要争取达标,吃到钟先生做得美味的烤鱼。(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