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三章 杨家城-《宰执大宋》
第(3/3)页
钟浩让崔峰他们在州衙门房稍等,自己随着那衙役进去见杨文广。
那衙役领着钟浩来到州衙二堂的一个宽敞的签押房内,钟浩见一个身穿绯色公服的五十多岁官员,正坐在一张卷耳长案后的官帽椅上。那官员浓眉阔目,双目炯炯有神,正在打量着着钟浩。
钟浩知道这位官员一定是后世赫赫有名的杨文广了,当然现在也是大宋名将,忙上前行礼拜见道:“下官钟浩,见过杨将军!”
“快请起,不必多礼”,杨文广起身来到钟浩面前说道。
“久闻杨将军赫赫威名,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钟浩说得倒是实话,后世可是听着杨家将的故事长大的,对杨家将的人物可是耳熟能详,能见到杨文广真人,他真是颇感到奇妙。
杨文广在北地镇守边关多年,如今又坐镇麟州,对抗西夏。在大宋杨文广的名声还是颇大的。不过哪怕他名气再大,在很多文人眼中,也免不了有所鄙视。在大宋如今,文人对武将的鄙视是天生的。不过杨文广却从钟浩的目光中感受到了那种发自真心的敬仰,不由的对钟浩好感顿生。杨文广指着旁边的黄檀茶几,对钟浩道:“钟机宜这边坐,咱们坐下聊。”
“杨将军切勿如此称呼,直呼下官名号便是!”
钟浩随着杨文广在旁边那黄檀茶几坐下,有长随端上茶来,二人边喝茶边聊。
闲聊几句之后,钟浩把范仲淹写给杨文广的那封信拿了出来,恭敬得呈给杨文广。
范仲淹信中希望杨文广能多多配合富弼攻略横山的计划,当然对钟浩也有提及。范仲淹经略西北时,夏人轻易不敢来犯,相戒曰:‘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杨文广对范仲淹是极其佩服的。而范仲淹对杨文广的本事也颇为欣赏,其经略西北时,对杨文广也是颇为重用。
杨文广看完范仲淹的信,又询问了几句钟浩和范仲淹的事情。在听说了钟浩和范仲淹的渊源后,不由得对钟浩更加欣赏。
“范公和富相公都是某佩服之人,他们有所嘱托,文轩放心,既然你到了麟州地界儿,日后有什么事情需要某的帮忙,尽管说便是。”杨文广知道钟浩和范仲淹的渊源后,便不再和钟浩摆着官架子,不再以本官自称了。
“那在下先谢过杨将军了!”钟浩见杨文广看了范仲淹的信,不再刻意端着官架子与自己保持距离,便也不再自称下官,而是自称在下。
钟浩想起自己带来的礼物,当下向杨文广说明了,派人去让崔峰他们把烧酒拿来。
钟浩跟人打听过,杨文广也是好酒之人。等崔峰他们把烧酒拿来,当下向杨文广介绍道:“这酒是在下依照青州天然居名酒“玉液烧”秘方酿造而成,其酒色清澈剔透,其口感烈如火烧,在下闻之杨将军也是好酒之人,特意将第一批酿造出来的头酒,送给将军!“
杨文广听钟浩说了此酒特点,不由的眼睛一亮,问道:”比之东京孙羊正店的“梨花白”如何?“
“清澈犹在其上,烈度犹有过之!”
“当真?”
“当真!”
杨家也是将门世家,家庭条件优渥。昔年在东京时,时常去孙羊正店喝那名震东京的名酒“梨花白”。不过,杨文广这些年不是在北境守卫边关,就是在西北抵御西贼,很久没有喝到东京的好酒了。边地的没什么好酒,大都是自酿的土酒,杨文广不禁很是怀念那又烈又醇的“梨花白”。此时听钟浩自称他带来的这“玉液清”烧酒,比之东京孙羊正店的“梨花白”酒,还要强一些,不由的兴致大发。
“那某倒是想要尝上一尝?”不过杨文广虽然如此说,他倒不太相信钟浩的酒能比“梨花白”强,毕竟“梨花白”是享誉大宋的名酒,不过若是能和“梨花白”差不多,他也很满意了。
“正要请杨将军尝上一尝,若是觉得好,在下想跟将军用这酒一起跟夏人做些生意!”在麟州,跟西夏人做生意,自然绕不过杨文广去,钟浩想趁机拉他一起做。
“好啊,若是真有你说得那么烈,夏人保准喜欢,必定大有市场!”(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