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 交谈-《江南春》


    第(2/3)页

    “陈氏已经准备了。”沈四老爷忙道:“不敢劳烦三哥三嫂费心。”

    “已经备妥了?我去找四弟妹瞧瞧去。”沈三太太见这里没自己什么事儿,就准备往临水院去说说话。

    “这是我之前淘到了古砚台。品相还不错,你给四弟妹带去,算是我们的一份心。”沈三老爷从桌上拿了一个盒子。给了沈三太太。

    沈三太太接下,应了声“是”。便就离开了。

    书房只剩下兄弟两个,沈三老爷便同沈四老爷说起朝政人事和今后打算来。他今日特意请了假,就是想与沈四老爷畅谈一番。

    “……那日小雪,两个侄儿是被邓家的长年侄子接出去的,回来的时候却是被陈家厚绩侄子送回来的,你三嫂觉得奇怪,就打听了一下,你猜是为何?原来是那邓长年在游湖的时候被他家里的兄弟姐妹找到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就给了两个侄儿难堪!听说榕哥当日受了惊吓,哭的厉害!”

    “榕哥哭了?”沈四老爷又是惊愕又是心痛,忙道:“榕哥多少年没哭过了!别是传话之人夸张了吧!”

    沈四老爷摇摇头:“若不是榕哥哭了,厚绩侄儿也不好出面,将人给接到了他在的画舫上……这事儿,肯定是真的。而且,榕哥才六岁多,受了委屈,怎么会不哭?”

    “当时情景,严格说是邓家几个小辈是想要让邓长年没面子……但若咱们沈氏能在京城立住,成了有头有脸的人家,谁敢拿榕哥他们做筏子!”

    沈重墨说的沉重悲伤,又有些愤懑不甘,让沈重晏也跟着肃然起来。

    “黟山四姓,郑氏成了明义侯,宫里还有德妃娘娘,有小皇子,将来造化难以估量……郑氏是早年捧着全幅家当跟着太祖,有今日,我们不能比;但,邓氏,王氏,却都是太祖定京建宁之后,则都是以科举入仕的……我们沈氏遵循家训,出来的晚了些,路就难走了些,这些没什么好抱怨的……但我们既然出来了,就要走的高些远些,给沈氏后人也开创一个好局面,是不是?”

    “……我这些年做官,也算是一路顺利,但却是没有指点提携,只能按部就班地慢慢谋算……进了吏部,总算是有些希望……郎中怕会有缺一人,我这个主薄,也不知道有没有希望,找谁却打点一番……”

    “……老四,四弟,你若是能金榜题名,进了官场,我今后就不必单打独斗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