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全欧震动-《明末英雄》


    第(3/3)页

    虽然队伍内的人手足够,李峰却也没有将这些人全部斩尽杀绝的意思。他明白这次出兵的目的就是给予欧洲人最大的震动,而不希望因为一些人的固执和不敢置信而让队伍不得不连续作战。那样对远征旅不好,对将来应付欧洲的危机也不好。

    德意志北部的这场伏击与反伏击作战之后,李峰等人花了一天左右的时间用于打扫战场,就向莱比锡等前线要地和已知的瑞典首相阿克塞尔奥克森斯蒂纳尔所率领大军拥有的筑垒群一带进发。

    在接下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远征步兵旅又仅仅以几百人的伤亡代价就攻破了不少要塞,这让阿克塞尔奥克森斯蒂纳尔手下的雇佣兵更加为之骇然,终于相信了那些另人恐怖的传闻,丢弃了所有的火炮和不少的车辆辎重向东北方向溃逃起来。

    本以溃不成军的神圣罗马帝国也实现了大逆转,展开了对新教联盟的全面进攻。

    几乎与此同时,一直在荷兰前线停滞不前的西班牙新军增兵至五个旅两万人对荷兰人展开了全面的进攻。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就彻底瓦解了荷兰人在前线的堡垒防线,荷兰陆军主力损兵两万余人,其主力被迫开始向英国撤退。

    1632年也就是新朝九年内发生的这些事情带给整个欧洲极大的震动。因为这种优势不是当初瑞典人那种传统意义上精兵强将所本应有的优势,而是代差性的优势:近两万瑞典精兵伏击五千西班牙远征部队反遭歼灭性打击,而荷兰人依靠的那些棱堡防御体系和筑垒防线在很短时间内遭到突破则证明了千年以来欧洲的贵族们所依靠的防御体系彻底的不可靠了,一些新的军事工程也变的不可靠了。

    就这样,在欣喜若狂的腓力四世的主导下英法除了俄国以外的英法瑞西四国与神圣骡马帝国被迫签署了多少有些不平等意味的“奥格斯堡协约”确定了西班牙人在欧洲的领导权,并迫使太阳王不得不选择放弃海军而着重加强陆军。

    英法瑞等新教国家还必须支付数额不小的战争赔偿,神圣罗马帝国也不得不承担一定“军费负担”

    这样明显的不平等条约在以前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可是迫于西班牙人巨大的威慑和压力,西欧各国不得不委曲求全,形成以西班牙人为首的新“国际秩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