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兵临京师-《明末英雄》
第(2/3)页
不过在城内的人口被很大程度上清理之后,存粮却增加到可以供应百万军民六个月左右。经过这五个多月来不断的守战准备,京师城中的存量累计多达四百余万石,完全可以供应城中军民在合理分配的情况下温饱无忧的维持八个月的时间。
“最晚不会超过今年中秋的时候多少日子,难道师傅还会学那些官僚做派框我们不成?”在拥有足够存粮的情况下陈勇仍然在想尽办法压缩城中居民的口粮,甚至要求除了直接负责兵工劳动的人以外其他所有人不论是白天还是夜里都完全处于宵禁状态。这让负责协防京师的王鼎觉得有些不必要。
“凡事还是多打一些富余比较好。要知道关外的强虏如果同残明的边军勾结起来,那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大敌。从师傅的重视程度就可以看的出来,我们必须要做在城防相关的军队及民壮不缺少口粮的情况下守城一年左右的打算。”陈勇回道。
冷兵器时代的城防战有“预守城必先野战”的说法,不过这个说法在明代北疆不少城防战之后已经不那么为人在意了。火器越来越成熟的当下尤其如此。
在完全的冷兵器时代,攻城的一方只要有足够的物力和时间就能够打造出不少的楼车、云梯车等各种攻城器具同城防的士兵展开以精锐对普通士兵的肉搏。
如果城中的士兵没有足够的士气,就极有可能在这种突袭中崩溃。然而到了火炮与大型爆炸类火器越来越成熟的当下,大型攻城器具却极容易遭到火炮或爆炸类武器的破坏。
对于拥有新式技术的张家新军主力以外,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掘壕爆破越来越成为攻城的唯一且主要的依靠。
除了从临近京师的皇庄王田内向京师城中转移粮食并尽可能分散的布置。这几个月来陈勇等人还按照青州等地的做法和规矩在几十里城墙的四周修建了几百个同城头差不多高度百平米面积大小的土堡。在没有条件将整个漫长而高大的城头完全改造为楞堡的情况下,这是城中唯一所能做的了。
还没有到北方开始下雨的时节,京师北方的烽烟就远远的传了过来。原本皇太极率领的三个旗加投靠过来的蒙古近两万人左右的主力并不愿意临近京师,此战最主要的目的也在于迫使孙承宗王在晋等人投降。
在对中原之事有所关注的皇太极眼中:新朝的“开国之君”张海虽然未必善用兵,且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但新朝下的军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打垮明王朝在全国多数地区的统治相比也是拥有新朝气象的精悍军队。
这样军队控制下的京师绝对不是如今有以自家这两万余人的偏师能够轻易拿下的,需要迫降边关的残明集团,与这自命新朝的张海等人的势力进行大规模对决的日子才能到来。
不过当两万余人的队伍在远处负责的侦骑,尤其是负责外围警戒的蒙八旗开始向南前进到进入名义上新朝控制区的京师附近的时候,却发现京城周边的不少乡村被完全放弃了。不少县城也都被完全放弃,几乎成为不设防的地区和城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