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一个神奇的道士3-《束手》
第(2/3)页
“官大人小小年纪便能看得这般通透。若是修道定有一番成就。”八山真人眼睛一亮,吓得淳歌往林洎身边靠了靠,林洎不由得郁闷,不过是个道士也要和他争一争淳歌吗。
“当年贫道醒悟时,是在青城山上修炼。”八山真人再度进入了回忆。
“东汉顺帝汉安二年。道教天师张陵,道名张道陵行至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胜地。”苏见豫对这些事儿知道得也是门清:“青城道教奉老子为教主,以为经典,创立了“五斗米道”,称“天师道”。传说道教天师张道陵晚年显道于青城山,并在此羽化。”
“皇上圣明,青城山所传便是张天师的后人。”八山真人虽也称自己是方外之人,但是面对一国之君,该有的尊重还是有的。
“传闻张天师得黄帝九鼎丹经,修炼于繁阳山,丹成服之,得分形散影之妙,通神变化。不知可是真有其事?”这位张天师号称是太上老君的传人,说到太上老君自然而然会想到炼丹,而他晚年也是炼丹的好手,史官所记载张天师的生平最后加了一句是飞升成仙,但说白了还是免不了阎王的召唤。然而这人留下的一派,却是如今炼丹炙手可热的对象。
“这事儿贫道倒是不敢妄言。”八山真人一笑,说道:“上说,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以此来说,人因自生故而自灭,乃是天道。”
“听道长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敢问道长既然自生自灭乃是天道,为何要以丹药阻碍天道,寻求长生呢?”淳歌这话一说,苏见豫的脸便板了下来,他常年追寻长生不老,可却屡屡失败,朝中许多大臣虽有心劝解,却不敢直言,唯独淳歌时常违背苏见豫的意思,说这些逆耳的忠言。
“非也,大人且听贫道一言。”八山真人总算是明白了淳歌的郁结所在:“丹药,出于人之手,但丹成乃是天赐,丹毁则是天意,故而丹药虽违天道,却不违天命。”
“道长这话,官某觉着有所偏颇。”淳歌不惧苏见豫的冷眼,淡淡说道:“官某自幼学医,虽不能大言不惭地认定一切丹药乃是丹毒,但却是深知丹药所害,依道长之言,但凡是吃了丹药的延年益寿便是天道的恩泽,若是不幸而亡的,那便是觊觎天道的惩罚,那又为何要炼丹,顺天者昌,逆天者,纵有仙丹妙药,依旧逃不开一个死字。”
“说得好。”八山真人捋了捋胡子。笑道:“若是官大人此话说与那些成日拿着丹药糊弄地家伙,便是大善。”
“依贫道愚见所谓丹药,并非是丹,而是药。”说道此处八山真人显得格外有人气儿:“药用于医人之病患。可有药丸之效,但世间众人,却异味求金丹,忽略了丹药的本质,所谓的益寿延年,不就是治愈身体之病痛吗?”
“道长此话,乃是真理。”淳歌终于也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人不是丹鼎一派的道士,要是在杭城境内,被苏见豫寻得一位炼丹的道士。再开一炉所谓的长生不老丹,那么百年之后,淳歌还不被史官骂死,加之苏见豫的身体才有好转,可经不起那些折腾了。
“贫道这么些年。也是第一次说得如此尽兴。”八山真人显然是高看了淳歌一眼。
淳歌呵呵地笑了几声,便推说要去看看晚膳的准备情况,拉着林洎离开了大厅,他原先就是想要就掂一掂这道士的斤两,现在看到了这道长是真有些本事,也就宽了心。至于苏见豫,而今正被八山道长那些过往的经历迷住。八座道山,估摸着得说到晚饭时间。
“这个道士终于不是炼丹的了。”淳歌在院子里深吸一口气,感叹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