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出山远行-《魏增传》
第(2/3)页
两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身上还带着一点稚气,糖果的诱惑也是很大的,便向魏增的方向走了过去,接过糖果道了一声谢,便又跑走了。
“这两个孩子都这么大了,还是这么不懂事。”牯零换上一件干净的长衫,走出门摇头说道。
“也不算太大,多享受几年无忧无虑的生活也是很好的。”魏增笑着回道。
“酒是好酒,肉也是好肉。能够在这深山之中和当世的英雄喝一杯,也是我牯零的荣幸呀。”牯零坐在魏增的对面说道。
“既然如此,先生就和我多喝两杯,难得清闲,也难得糊涂,一壶酒水正好可以逍遥一时。”魏增说道。
“世间多苦,快乐难求,能够糊涂一时也是好的。更何况阁下尽心尽力,使数千人在乱世之中能够安定生活,这份逍遥也是阁下应得的。”牯零说着向魏增敬了一杯酒。
“几千人和这天下苍生相比不过沧海一粟,就连我的家乡也被战乱所洗礼,我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把这最后的一片乐土,当做生命最后的寄托。”魏增饮下一杯酒,心头一热便把心中的话说了出来。
“天下苍生也只是一个又一个人的罢了。一个并不少,千万个也不多,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幸福的生活下去。生活上有保障,精神上有寄托,这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魏将军能够让几千人过上人的生活,比那些坐拥百万人口的豪杰,可是强上很多呀。”牯零说道。
“也强不到哪里去,我不过是一个无能之人罢了,只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初大哥齐维伦,想要救助天下受苦受难之人,可是一场战败一切都成空。我对不起大哥,只愿能够将他的遗志稍微发挥一些。”魏增又饮下一杯酒,有些伤感地说道。
“活人说来简单,其实也是很难的。因为人不是畜生,不是给些东西吃,给间房子住,就叫做活人的。没有精神上的寄托,只是为了争夺利益而拼个你死我亡,那叫做率禽兽而食人。阁下说自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知道这些力所能及,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辈子也达不到的。”牯零说道。
“多谢先生的劝慰,魏增感激不尽。如今我毅山中的人已经不用再为吃穿发愁,也该学学做人的道理了。先生有大学问,能否到村子里面给人们讲一些大道理。村子里有几千人,读过书的却是没有几个,单靠大师兄一个人教育他们,也实在是太辛苦了。”魏增说道。
“我已经十几年没有讲学了,就是因为不知道道德的学问,在这个乱世中有什么用。如今我在这深山之中,竟然看到了道德的光辉,自然也愿意重新拿起我的学问。只是十几年没讲学,恐怕很多东西都已经生疏了。”牯零说道。
“先生能够答应,也是在是太好了。我马上就要离开毅山了,有先生的帮忙,这里的人想必能过的更好。”魏增一笑回道。
“阁下要离开毅山,不知是要到哪里去呀!”牯零听魏增说他要离开,心中也是惊讶,便问道。
“我的一些老部下来找我了,告诉了我一些他们的近况。我一直以为他们和我一样,在宁静之中,日子越过越好。可如今听来却不是这样,我实在是放心不下他们,便想前去看看。只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带领他们继续作战,恐怕也只是把他们往死路上引;如果不去打仗,又该怎样安顿他们呢?我实在是想不出办法呀。”魏增一叹道。
“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阁下心中存着一份仁爱之心,总会有一条仁爱之路等着你。阁下心志坚定,非比寻常,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的。”牯零回道。
“承先生吉言了!”魏增心情稍缓,便和牯零痛饮了一场。
几日后,村子里面的一切都恢复了正常,魏增也终于可以放心离开了。在黄羽飞,赵家辉和都逢的护卫之下,魏增回望了毅山一眼,便向虞山的方向而去。只是没走多久,身后又传来了马蹄声。
“每次我要离开毅山,总是有人要舍不得,这次又是来了呢?真希望呆在毅山,一辈子也不要出去了,也就少了这么多的离愁别绪。”魏增心中暗道,便回望过去。
“好呀,你又想一声不吭的跑掉吗?我找了你那么久才找到你,可不能就这么让你走了。”温第来到魏增跟前,面带怒气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