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王狱头-《北宋大忽悠》
第(2/3)页
“你又有何事?告诉林都头即可,莫再烦我!”刘县令看着王英,虽说没有讨厌之意,但刚才种种的事情,以让自己显得有点不耐烦。
“刘县令,小人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王英看着一脸苦恼的刘县令,心里也是心疼几分,这样好的父母官还有多少!?
这就是新时代人民的好儿子!好干部!就是学习孔繁森焦裕禄的先进典型啊。
脑子里突然呈现出一幅红星闪闪的画面!
自己虽说没什么其他技能,但帮帮他出出主意还是可以的啊,毕竟自己这个脑袋带着二十一世纪的思维和智慧。
“你速速讲来,本官也没多少耐心听你闲扯!”刘县令已经上了高头大马,拿起了马鞭,就打算听王英说上一两句,如果没什么吸引力,就打算一鞭子下去,策马扬尘。
“刘县令,小人对于这个大牢的建设有几点建议,那我就长话短说,有以下几点。
一,思想上要重视,这个大牢是刑狱系统的重中之重,所以首先这个思想上得重视起来,领导要支持这个大牢的工作。
二,基础设施要完备,大牢是关押犯人之地,安全是最重要的,所以这个基础设施是最起码的保障。我自己昨天就在里面,刚才又跟着大人进去查看了一番,我觉得可以作如下的改进,大牢外面得砌一堵五丈高的围墙,围墙只开一扇门,有士兵把持。建造牢房的材料适当改进,刚才我看那大牢墙壁砖头犹如豆腐般生脆,又年久失修,犯人一旦有了越狱的念头,那真是已经成功了一半啊!
三,这个狱卒队伍的建设也是很重要,有了坚固的城墙的牢房,那毕竟是固定的死的东西,狱卒队伍才是活的。建立一支年轻力壮,人数足够的狱卒队伍,再者应当有都头带队成立一支应急队伍,如果大牢有应急队伍,可以确保第一时间赶到。那我想大牢的安全应该是有保障的!”王英一口气说了一大堆,顿时感觉口干舌燥。自己在看守所关了那么久,各种铁门,高墙电网,那是见怪不怪了。公安备勤,武警部队都是时刻准备着的。照搬一下。
刘县令本来挥鞭的左手缓缓地收了起来,又下了马,开始重新审视起眼前这个光头小年轻来,看来自己刚才真的没有看错,逻辑清楚,说法合理,心里不免一番感叹:后生可畏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