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大战在即-《二战之狂野战兵》


    第(3/3)页

    他不指望抖威风,而是可以在情报和战斗各方面,能够得到全体人员的配合,想想也就是来这里十天不到,就能得到所有军官的欣慰,崇拜,确实幸运。

    他决定加速利用这个条件。

    夜晚训练以后,他立刻和营长谷子泉,团长楚先云等人聚集在一起,询问下一步的战斗,果然,听了他的计划,这些川军军官喜上眉梢。

    有赵羽这种悍将积极主动请战,他们不动就能再得晋升受赏的机会,不由暗爽。

    几位团营级军官对赵羽毫无保留,倾囊而赠,让他查看了军用地图,了解了湘鄂赣一带,以武汉为中心的南部地区,中日两军对峙的基本情况,部队位置,单位名称,兵力人数,日军的主要师团位置,甲乙丙等等级,守备的区域等。

    对于这一带的地理形势,山川河流,公路和便道,水路交通等,也都有了直观感受。

    赵羽用松明照耀地图,楚先云则赶紧拿出少见的手电筒,放大镜,仔细地给赵羽讲解,非常认真,末了还说,这是薛岳和吴师长都交代的事情,要将所有跟作战有关的资料信息,都对他公开。

    赵羽很高兴。

    现在,在他的脑海里,有一副完整清晰的画卷,湘鄂赣形胜尽在掌握之中,各种敌我兵力对峙情况,也了如指掌。

    他立刻进行了种种兵棋推演,冥冥中演绎着对一个个日军要点的特种战斗,推理着可能出现的情况。意外和漏洞,武器装备的,人员素质的,其他的。

    楚先云和谷子泉也不是鸡鸣狗盗的酒囊饭袋,对于时局也有相当认识,不过,他们认为中国部队战斗力低下,无法和敌人抗衡,能够自保已经相当不易,充满了悲观怯懦的意思。

    日军第11军,拥有最多达九个师团,四个独立混成旅团,其他一些守备部队的雄厚兵力,如果要保持一些守备兵力,重点地区的战略要地,比如,武汉往西到宜昌的要道,宜昌的防御,长江沿岸众多地区,日军真正能够抽出的兵力,估计是,第三师团,第四师团,第六师团,第四十师团,湖北宜昌南边可能抽调13师团的一部分,江西北部的33师团一部分,独立混成14旅团的一部分,武汉地区军直属的一些工兵和炮兵部队。

    赵羽所料基本不错,因为这个时候,岳阳城中,夜以继日策划着进攻方案,调集部队的日本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中将的桌案前,正反复研讨着,有沙盘,有墙壁上的大型精确军事地图,电灯的灯光将房间辉映得一片通明,各种参谋军官侍立,核对情报,调整一些参数标识,附近的电讯室,发报和收听的人员忙忙碌碌,紧张严肃,充满了大战前的氛围。

    阿南惟几中将那伟岸的身体,威仪的脸颊,走路时特有的大跨步,都是当年侍从天皇时候训练出来的特有气度,让参谋军官非常钦佩。

    木下勇少将是11军刚刚接任的参谋长,细微缜密,野心勃勃,是典型的科班出身,少壮派军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