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归义-《永历四年》
第(3/3)页
“怎敢有劳老族长和五经博士亲迎。”
孔家的地位很是特殊,即便是不来也没人敢说句不是。但是对于孔家南宗而言,此前陈文给过孔衍桢三天的时间,可是孔家却并没有商量出个所以然,所以奏请由孔衍桢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之事便拖了下来。
对于慢待了陈文,孔家也不相信他能拿圣人后裔怎么样。其实这些天,孔家南宗始终在考虑此事,可他们此前已经请了满清的世袭官职,若是衢州一旦回到明军的手中,他们便转投明廷,那么岂不是成了清来则降清,明来则归明的墙头草了吗。
清军再度杀回来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如果此刻归了明廷,那么清军杀回衢州,他们又当何以自处。
这些对于孔家南宗而言确实是难以抉择的,可是陈文的质问也确实振聋发聩,南宗的祖上孔端友在金人南下时可以离开曲阜南下衢州,忽必烈奉赠孔子后裔时孔洙也同样不惜放弃衍圣公的爵位。可是现如今,他们却接受了满清的奉赠,甚至还是主动求取的。
子曰:“微管子,吾其被发左衽矣。”
如此行径,不仅违背了孔子的教诲,更是如何对得起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这十几天下来,孔家连番商谈,经过了深思熟虑。尤其是亲眼看着明军通过简简单单的施粥就重新恢复府城的基本秩序,又借助于免税招徕商旅,使士民有了谋生之业,府城的生气得以重现,这皆是陈文以及他麾下的那些明军和幕僚们的功劳。
再加上这些日子传来的明军轻取处州的一系列消息,也使得孔家和衢州的商贾看到了更大的希望,明军得以在浙西南继续支撑下去,甚至是明廷能够中兴或许都不再是痴心妄想。于是二人今日便亲来迎接,也算是重新投效明廷。
“管子云,仓禀足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王师军纪严明,士卒无伤百姓分毫,便是宋之鄂王、本朝之戚少保之军也不过如是。今又能使惨遭陈锦荼毒之衢州重现生机,临海伯可谓是深得管子教诲。吾孔氏一族久居衢州,受士绅百姓恩义甚多,今日出迎,亦是应有之义。”(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