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三英战五虎(下)-《穿越盛唐当驸马》


    第(2/3)页

    早在公元197年,高句丽便与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氏政权发生了大规模战争。公元197年,也就是东汉建安二年。这一年,人们只记得发生在中国内地等一系列战争。在中原,曹操两征宛城张绣,在第一次战役中,曹操的中军校尉典韦、长子曹昂及侄儿曹安民皆死于乱兵之中,曹操的卫士也损失殆尽。在河北,曹操慑于袁绍的势力,派遣孔融代表朝廷拜袁绍为大将军,督青幽并四州,正式承认河北为袁绍的势力范围。在淮南,袁术称帝登基,并与先后与吕布、曹操大战,将士损失殆尽,从此一蹶不振。在江东,孙策击破严白虎、陈瑀。在徐州,刘备于小沛城宴席间使人缚杀杨奉,将其军士据为己有。在关中,曹操派遣钟繇督关中诸军,韩遂、马腾等不敢与皇帝对抗,于是各遣子入侍许都,以示服从中央,关中得以暂时安定。整个公元197年发生了一系列大事,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辽东公孙度击破高句丽山上王军队迫使其迁都的大事记。

    高句丽,这个在汉朝、曹魏、拓跋北魏时期一直被吊打的边远政权在隋唐两大帝国时期却成为了中央王朝的心腹大乱。由此引发了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高祖两朝四帝的十多次辽东征伐。此时高句丽虽然已经被灭,然后李正己所代表的这个已经消亡的国家与民族,其影响却是不可轻视的。

    而安抱真是昭武九国的安国胡人,安国不过是中亚小国,但其族裔却出了一个颠覆盛世大唐的燕朝安禄山。拓跋朝光的党项族在宋仁宗时期独立创建了“西夏王国”。而李怀仙与王武俊背后的契丹族与张孝忠背后的奚族更是共同构造了后世威名赫赫的“大辽帝国”。在唐朝灭亡之后,西域、西亚与东欧地区皆将辽朝(契丹)作为中国的代表称谓。中亚和西亚的******兵书中,还将中国宋朝传过去的火药与火器称为“契丹花”、“契丹火箭”等。直到今日,俄罗斯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当中,也依旧以契丹作为中国的称呼。

    然而此时依旧是如日中天的李唐皇室当政,大唐帝国的旗帜在四方胡人的领土上飘扬,大唐帝国的节度使们为兴庆宫那位开元大圣皇帝横刀立马四处开疆拓土。这种对外战争在明年的高仙芝西征小勃律之后,接下来长余十多年,对外开边战争愈演愈烈。而帝国中央朝廷的威信也达到巅峰。所以,这群处于帝国最上层的贵族们自然把这群边军将士当做草芥,就如同古罗马斗兽场的那群元老贵族们把场上的奴隶角斗士当做一件可供人娱乐的玩具一般,这群长安贵族们似乎在为战斗的不激烈而感到无趣。

    “真是没意思,打了那么久,怎么就没人出点血呢?”说话的依旧是那个广武郡王李承宏,只见他不停地摸着自己下吧的胡须,唉声叹气不已。

    “雷大哥、南大哥,你们怎么看,河西军与平卢军两镇谁会胜出?”顾元溪忽然对着南霁云、雷万春问道。

    “呃……”雷万春闻言一顿,随即往场上注视凝思许久,才缓缓说道:“应该说是不相伯仲吧。这场上除了拓跋朝光那汉子外,河西军那安娃娃跟平卢军的四个小娃娃实力都是差相仿佛。而王武俊那小娃娃是吃了一开始那个茬还有武器太短的亏,不然他的实力与安抱真也是旗鼓相当的。”

    南霁云指着场上道:“你看这安抱真现在都是边打边跑,显然在王武俊与张孝忠的夹击之下已经撑不住了。”

    “那拓跋朝光呢?”顾元溪看着场上拓跋朝光一把大斧在李正己、李怀仙两名小将的围攻之下丝毫不落下风,便问道:“这么说来,拓跋朝光的武艺是六人里面最强的咯?”

    “那是自然。”雷万春闻言哑然失笑道:“你也不看看,拓跋朝光那汉子四十岁年纪,正值壮年。论气力、临战经验岂是其它四个小娃娃可以比的?那几个娃娃其实都是武艺不凡,只是年龄还小,气力不足,况且临敌经验也是欠缺,所以即便平卢军那四个小家伙一起上,恐怕拓跋朝光都能跟他们打个不相上下。”

    果不其然,拓跋朝光见安抱真已落下风,便拍马前去拦截欲追赶的张孝忠,于是一把大斧分别顶住了张孝忠、李怀仙与李正己的三把铁枪,而且越战越猛,越战斗志越旺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