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西市买骏马-《穿越盛唐当驸马》


    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与宋帝国不同的是,唐帝国前期由于产马地众多加上朝廷实施了有效的管理机构和得力措施,所以马匹颇为充裕。

    张说在《大唐开元十三年陇右监牧颂德碑》说:“大唐接周隋乱离之后,承天下征战之弊……肇自贞观,成于麟德。四十年间,马至七十万六千匹……于斯之时,天下以一缣易一马,秦汉之盛,未始闻也。”

    唐朝朝廷马匹数量在贞观末期与高中麟德年间达到极盛,超过了七十万匹。而在高宗后期和武则天在位期间,在与吐蕃和后突厥的交战损失惨重,一度只剩二十几万匹。在开元十三年,帝国朝廷所掌管的马匹恢复到了四十三万匹。此时,唐朝养马业迎来第二个辉煌期。

    除此之外,贵族官僚富人也饲养大量私马。为了发展社会马牧业,大唐朝廷制定了一些鼓励民间私人养马的政策,并且唐朝前期实行府兵制,府兵所需戎器驮马锅幕糗粮均须自备。因此,唐代农民也普遍养私马。

    因此,除了朝廷的官方养马业外,民间养马业的规模也极为盛大。

    《新唐书》兵志载:“王侯、将相、外戚牛驼羊马之牧布诸道,百倍于县官,皆以封邑号名为印自别,将校亦备私马。议谓秦汉以来,唐马最盛,天子又锐志武事,遂弱西北蕃。”

    自秦汉以来,以唐马最盛,由此各种有关于马的活动也极为盛行。百度搜索→愛♂去♀小♪說★網wwW.AiQuXs.cOM如赛马、马球等运动便极受唐人推崇与热爱。

    所以,作为大唐京师长安的两个CBD高级商业区之一的“西市”,里面马市交易自然也是极为繁荣。

    顾元溪兄妹加上李倓三人,带着几个随从走到距离食香楼不远的一家马行。

    这家马店唤作“百骏行”,这家马行的前堂装饰的也是极为华丽光鲜。

    前堂按照价格高低与马种分为了几个区域。不同区域分别用栏杆分开,然后各自区域的墙上摆满了柜子,柜子前则挂满了许多牌子。这些牌子上则写着某匹马的马种、产马地、马龄以及名号。

    每个区域都有着好几个负责招待的小厮。一旦客人对某个马牌上的马产生了兴趣,负责招待的小厮便会用这块马牌当做钥匙,将它所挂的那个柜盒打开,从中抽取出一副图画。那副图画便画着这匹马的形状与神态,并在画上写上马龄与马的名字,以供客人作进一步的选择。待客人进一步确认后,小厮便会将图画收起来,拿着马牌带领客人到后方的马厩去亲自实物观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