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楼阴缺-《穿越盛唐当驸马》
第(2/3)页
“没想到这登徒子竟然有如此才华~”那白衣公子听了也是愕然惊叹,虽然十分不愿意,但还是不得不承认这个“欺负”她的登徒子确实有一把刷子。
红衣公子则是双手攒紧,嘴里喃喃念着“片时春梦,江南天阔。”一句。许久后才发出一声叹息道:“上阕言室外之景,月斜花影,境极幽俏。下阕言室内之人,灯昏欹枕,梦更迷茫,善用空灵之笔,不言愁而愁随梦远矣。好个顾公子。”
卫清儿的心里也是惊起一丝波澜,唱罢后摇头叹息道:“这世上有两曲‘忆秦娥’了。”
言下之意,便是这首词完全能与李白那首不相伯仲,变相的承认顾元溪这首“忆秦娥”的水平。
不过这时候的词一般是作为乐坊的曲词而出现。这些曲词多流行于市井间,只是由于唐玄宗的雅好这类乐律法曲,所以渐跻于士大夫的歌筵舞席上,作为娱宾遣兴之资。但也仅仅作为娱宾遣兴之资而已。《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这时候曲词虽然已经开始流行,但在文士才子们眼里,曲词丝毫登不上大雅之堂。唐诗才是这时代的主流。
所以,满座众人震惊之后,其实也很快释然。若是在宋朝吟作出一首好的长短词,那短时间内就能名满天下了。但对唐朝人来说,无非是民间又多个擅长作词的伶人罢了。所以一开始满堂宾客确实被这首好词的意境所感染,也惊叹于有人的曲词能跟李太白不相伯仲。但震惊之后,除了那些雅好音律的人之外,大部分的人也没真正放在心上。毕竟唐人虽然喜欢音乐曲词,但也只是用来娱乐而已。长短词这个时候还是旁门小道,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才华的标尺。
“不过是旁门小道而已,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果然,片刻之后就有人发出不屑的声音。众人一眼望去,赫然是那郭液郭公子。
卫清儿听罢,眼里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恨意,不过很快就收敛不见。她挤出笑容:“莫非郭公子看不上曲词不成?”
郭液一怔,事实上他作为世家大族子弟,这种乐坊曲词确实只是用来娱乐的消遣方式而已。但卫清儿便是这专门浸淫这些乐坊曲词的歌者,所以真若把内心不屑的想法表现出来,那就完全会得罪这个大美人了。所以一时之间,居然无言以对。
顾元溪知道卫清儿这种歌者舞优内心的想法,他微微一笑,朗声说道:“其实诗词之间,并列对举,各极其美,各臻其盛。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他稍微一顿,环视四周,笑道:“我知道各位大多看不起曲词,但词与诗一样,都是见与景,融于情,发于声的艺术。《尚书.虞书》写道‘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而《乐记》写道‘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所以无论是诗还是词,都是我华夏文学光辉夺目的明珠,没有孰高雅孰低俗的问题。”
满堂宾客一听,有的陷入沉思,有的完全是不以为然——如郭液这些文士公子。但偏偏他们害怕得罪卫清儿,所以不看出言反驳。
顾元溪这几句话真正感动的就只有卫清儿跟妙玉楼里面以此为业的女子了。几句话之下,有几个女子居然眼睛湿润了起来。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另外的一些人对顾元溪的话感到颇为震撼。
“皇兄,你看这个人的想法倒也是新奇。这顾元溪曲词才华如此出众,倘若……”大堂内一间不起眼的雅间里一位身着白衣华服的年轻男子细声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