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仿如濮阳-《汉魏文魁》


    第(2/3)页

    其实这后一种说法不老靠谱的,先不说吕布是认识曹操的,就没可能放他逃走,曹操有啥必要一定要放火烧城门,断自己的后路呢?他又不是项羽,不是要么破釜沉舟要么必败的局面。所以演义上虽然采用了这种说法,却在细节上作了更动,说是吕布军放的火,为的是阻止曹操逃出,果然曹操因此而被烧伤,幸亏典韦、夏侯渊相救,才勉强遁出生天。

    诱入城中,放火烧门——如今是勋眼前的情景,与这段濮阳之战真是何其相似乃尔!

    《三国演义》是古典小说中的奇葩,奇就奇在作者是真懂打仗,跟其它九成九的同类作品不同,虽说其中加入了部分单挑、妖术之类故意吸引眼球的小花样,但基本的行军布阵、策谋运用,全都似模似样,所以才产生了满州人光靠读演义就能攻入关内的说法。但小说终究是小说,即以濮阳之战而论,细想起来,不合逻辑之处还有——

    首先,曹操傻的啊,演义上说曹操进城以后,“直到州衙,路上不见一人”,这才知道中计,怎么可能嘛?其次,军兵进城之后,首先就要夺占城楼,保障后路,怎能进去半天以后才被人把门给堵上呢?

    所以是勋眼前所见,其实更象是濮阳之战的“真相”:曹军进城时间还不长,估计才刚派人上城去欲取城楼,就让伏兵给拦住了,随即伏兵便将城门附近燃点起来,用大火来阻隔内外。好在曹操不是在写小说,没有全军一起入城的道理,而先在城外留下了殿后的兵马——不是指城门边儿那几个小队,而是指的曹纯所部。所以只要曹纯能够尽快地灭火开道,就能救应上曹操。此时此刻,就看谁的速度更快了!

    是勋呆在城外,完全不了解这时候城内是怎样的状况,曹操遇见了多少伏兵,胜负如何。倘若惠衢书信上所言为真,则城内只有李丰、乐就的五千兵马,五千对五千,就算遇了伏,促起不意,以曹操的指挥能力,也应该能够支撑相当长一段时间。然而要命的是城墙到吊桥之间都已经被大火铺满,吊桥宽度有限,同时涌不上太多的曹兵,这儿又没有救火车,没有高压水龙,要想灭火,真不是一时半刻可以完成的任务啊!

    好在程昱就在旁边,当即献计,要曹纯派人去通知东、南、北三个方向的友军,立刻对当面城门发起进攻,用以干扰敌方,同时不必取水灭火,光用长矛挑起滚木来往城壕里抛,这样大概清理火场的速度能够更快一点儿。

    是勋完全出不上力,只能跟旁边儿干着急。战阵之上,刀枪无眼,老天爷保佑,曹操可千万别出啥事啊!想想这时候曹操身边还有典韦,心里略微踏实一点儿,可是再一想……我靠,曹昂和曹政也在他身边儿哪!这组合就超级的不吉利啊!他忍不住又脱口而出:“宛城!”

    究竟哪些将领参与了原本历史上的那场宛城之战,史料记载缺失,光记下几名死难者的名字了——曹昂、曹安民(曹政)和典韦!原本历史上宛城之战是哪一年发生的来着?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吧!

    ——这点儿是勋没记清楚,真实的宛城之战确实发生在建安二年,但对应这条时间线,那还是明年的事情。

    是勋这个头疼欲裂啊!我辛辛苦苦跑去宛城封拜张绣,完了又千里迢迢跑到华阴去羁留贾诩,不就是为了避免宛城之战吗?不就是为了要保住那仨的性命吗?难道这就是历史的惯性?还是老天爷又继续在耍我?咱不带这样的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