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自由心证-《汉魏文魁》


    第(2/3)页

    曹宏是曹cao的同族,是勋是曹cao的臣属,两个跟曹cao深有关联的人,却口径一致,都说曹cao觊觎徐州,这就不由得陶谦不信了。当然啦,结论虽然相同,理由却绝不能重复,否则就太有串供的嫌疑了。

    所以是勋就根据预先商量好的,开始给陶谦编故事。他说刘备入徐的消息传到鄄城,荀彧、毛玠等人当场就蹿了,jing告曹cao说:“刘备为公孙瓒之将,陶恭祖收纳刘备,恐有背反前盟,与袁术勾连之意。况前伐袁术,徐州只遣了数千老弱前来,其意之不诚,已可知矣。”

    是勋说自己闻得此言,立刻跳出来反驳:“陶徐州为诚实君子,令名显于天下,安能为此背盟之事?诸君所言,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勋实不敢苟同。刘备为袁青州所败,不能北归,此一丧家之犬尔,陶徐州收而用之,亦常情也,何必诸多猜想?”

    毛玠就说了:“人心不可测,为政须慎思。如今兖州乱于吕布,尚须时ri平定,倘若徐州突然背反,联结袁术而兵出梁、沛之间,如之奈何?”建议曹cao立刻屯聚重兵在萧县一带,以作防备。荀彧也说:“即便陶恭祖为诚实君子,终究年长,倘有不虞,徐州谁属?安知永无背反之事?”

    是勋继续为陶谦说好话:“徐、兖合纵,则袁术自九江侵徐,我可发兵彭城以助徐州,亦可自汝南而下,薄其腹心。倘若陶徐州与袁术约从,则我从彭城而取东海,袁术所援难以遽至。时势如此,陶徐州非愚人也,安能见不及此?即便有所不讳,其所传者,亦必聪明君子,何能背我而与袁术苟且?”

    荀彧一指是勋:“宏辅汝还在梦中耶?我已得到密报,下邳相笮融与袁术相勾结,yu将徐州献于袁术。陶恭祖如有不讳,到时候袁术攻之于外,刘备应之于内,则徐州必然易主。我等若不能自彭城速进,取得郯县,则大势去矣!”他也支持立刻派兵屯扎在萧县防变。

    当然啦,是勋这一大套全都是瞎编的,尤其荀彧指出笮融跟袁术有所勾结,那根本是胡扯。只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他昨晚跟曹宏合计来,合计去,都觉得倘若徐州群臣中有人跟袁老二有所苟且,那只可能是笮融笮伟明了。曹宏的看法,笮融居于下邳,辖区跟袁术最接近,他跟袁术联络也最近便,而且一向不预州事,这回突然跑郯城来跟麋氏勾结,拥戴陶商,就大有想把水给搅混的意味。这个节骨眼儿上,外州之人谁最打算混水摸鱼?曹cao不会,刘备没这个资本,袁谭跟笮融八杆子打不着,那有九成九便是袁术了。

    而在是勋想来,笮融这家伙的节cao是没有下限的,就跟袁老二有得一拼。当初是谁费尽心机想要谋害曹嵩呢?自己跟陈登都猜想是袁术的指使,但是倘若袁术在州内还有强援的话,这种无耻招数,除了袁术本人外,也就笮融能够干得出来吧!

    所以干脆就在无凭无据,全靠zi  you心证的情况下,直接跟陶谦面前说笮融勾结袁术,甚至还打算把麋竺、刘备也给扯到同样的贼船上去。果然陶谦听到这句话,皱巴巴的脸皮就突然一紧,一咬牙关,下巴上连起了三道棱儿。

    就听是勋接着瞎编,说我因此主动请令到徐州来,看看徐州的情况究竟如何,虽然不相信毛玠之言,说陶谦有背盟之意,但是也不得不防荀彧之言,笮融、刘备等人与袁术暗中勾结,将来会引发徐州的动乱。

    陶谦听了他这一番话,就觉得脑袋里浆糊似的乱作了一团——要一位六十多还身体不怎么好的老人家很快计算清楚这其中的种种变数,也实在是太难为人啦。他只好反问是勋:“适才曹仲恢道,要使刘备屯扎广陵以防袁术,以宏辅所言,那是不大妥当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