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身边的珍宝(上)-《宝玉瞳》


    第(2/3)页

    “原来只是一批赝品,哎”

    老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一脸失望的表情。

    听到易阳说出来的这个结果时,站在一旁的付师傅和白文超他们脸上也现出了遗憾之色,这同样不是他们想看到的,但事实如此,他们也没有办法改变。

    易阳安慰道:“吴老师,你不要太难过,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并不能代表最终的鉴定结果,我建议你保留自己的看法,后面再看看,说不定是我看走眼了,没有认准。”

    老吴摇头晃脑地说道:“我不相信你还相信谁?小易,你就不要安慰我了,其实我也没你们想的那么难过,这批瓷器我收的时候也没花多少钱,如果是真品那才怪了。呵呵,得到这个结果,我心里反倒释然了,不会再抱什么奢想了。所以,小易,我得感谢你啊。”

    “不客气,举手之劳而已。”易阳摇头道。

    “小易,我也觉得这批定窑瓷不大对劲,但看不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时,付师傅忍不住开口说道。

    白文超也不由问道:“是啊,这批定窑瓷器型端正,釉色也细腻润泽,很符合宋代定窑瓷的特征,怎么就有问题了?易阳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易阳微微一笑道:“小超,你陷入误区了啊。”

    “什么误区?”白文超惊讶道。

    易阳回答道:“什么是仿品?仿品重在一个‘仿’字,它更重视瓷器的造型、釉色等外观表现,所以鉴定一件瓷器真不真,可不能光看这些方面,如果着重看这个方面,那往往会打眼,因为现在的瓷器造假技术很高,高仿层出不穷啊。”

    白文超尴尬地笑了笑,点头道:“易阳哥,你说得对,我鉴定上陷入误区了,难怪以前经常打眼,幸好现在有你帮忙掌眼,一点都不怕了。”

    “是啊。”付师傅也郑重其事地说道,“现在很多高仿做得比真品还要精美,简直无可挑剔,不知道有多少人栽在了高仿上,有些藏友甚至因此倾家荡产,很是遗憾!”

    一直静静站在旁边倾听他们说话的竹叶青好奇地问道:“既然不能那样做鉴定,那要怎么鉴定?”

    易阳说道:“我不是说鉴定的时候不看那个方面,那当然也很重要,是鉴定中不可忽略的方面,我的意思是说,不能光看那些方面,而应该结合其他方面。”

    “其他方面指的是哪些方面?”竹叶青接着问道,颇有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