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甚至有不少工业陶瓷在除韧性以外的硬度、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等各种性能上都完爆安德烈所知的那些特种合金! 当然,安德烈不可能给自己制定一个那么高的标准。工业陶瓷的制造工艺中经常伴随着高温、高压工艺以及各种凝胶、粘合剂、添加剂……简单的说在嘉兰迪雅现有的条件下那绝对会比打造一把传世的神圣武器还要困难的多! 前面已经说过,制造一种性能合适的陶瓷首先选材就非常的重要。在现代工业中甚至连玻璃之类的制品都可以勉强算进陶瓷工业中,那么在这么大的范围之内要怎样才能选定一种合适的材料呢? 这就需要依靠玩石头的大师们,灰岩氏族的石匠团队了。 是的,没错!就是石头。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陶瓷都是用“土”来烧制的,这个观点并没有什么错处。可要说起原因来不过是因为生活中常用的陶瓷对其物理性质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 谁家有摔不坏的瓷碗么? 根本就不需要!因为制造那种陶瓷餐具所花费的代价实在太过高昂,谁都没有一边摔碗一边进食的习惯。不小心摔碎了再买一个就是了,对于普通人来说性价比才是第一选择。 但那不是安德烈的选择。他已经初步决定要使用熔铸和冲压相结合的方法来制造安德拉芮的第一批金属货币。为了达到他需要的工艺水平,他需要首先需要耐高温的陶瓷材料。然后为了保证在热胀冷缩的损耗过程中模具的完好以及其使用寿命,这种材料还需要拥有超的高硬度和对抗磨损的优越耐性! 为了达到深渊之子的要求,灰岩氏族的矮人们甚至例举了数十种名贵宝石。是的,在前世实际上就有不少天然宝石的主要成分就是以氧化铝之类金属氧化物为主的天然混合物,只不过因为其微观结构和蕴含不同的杂质而使得它们展现出五彩斑斓的迷人外表。 许多看起来完全不同的宝石其主要成分甚至可以是完全相同的。为此,在材料的选用上就没有必要一味的追求其本身的高性能。在物理性质相近的情况下,常见廉价的材料会更加的符合安德烈的要求。 有人或许会奇怪陶瓷不应该是由粘土给捏出来的么?为什么要选石头作为原料!? 其实粘土的主要成分也是经过流水和风化而细化的矿石颗粒,其形成的道理与沙子类似,但是其来源或许还能追叙到更加久远的年代。选用粘土作为原料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易于加工,加水可塑、半干可雕、全干可磨,用于制作生活用品和艺术品它优良的可塑性自然就是无法替代的核心优势。 可是粘土也有着它自身的局限性。首先它烧结后的物理性质很大程度取决于挖掘地的粘土成分,如果运气不好的话很可能几步之内的原料烧结后性能却会出现一定的差别。也就是说,粘土烧结后其具体的物理性质并非安德烈所能轻易控制的。 而实际上陶瓷烧制的过程并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神秘……在那个过程中或许只伴随着极少的化学变化,而性质上的巨大变化其实只是因为粘土中的细微颗粒在融化后又重新融合成了一个整体——这其实是一种较为单纯的物理转变过程,粘土的化学成分本身并没有任何的改变。就像是冬天里的大雪融化成了水、最后又凝结成了冰。 也就是说,只要你选用了合适的石头,将它们打磨成细粉然后在高温下烧结成一个整体,它同样能成为一件优秀的陶瓷制品,而且因为其原料都取自一整块纯度有保证的石头,烧结完成后它的强度、耐高温程度在某种程度上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