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王府诗会(四)-《冒牌小和尚》


    第(2/3)页

    八贤王原本是想利用自己的威望压服下林毅去,没想到林毅却看不惯杨继昌等的人嘴脸,非要大闹,自己此时也被弄得一头的浑水,颇有束手无策之感,如今见包刚出面要把这件事揭过去,正中下怀,忙点头说道:“对……对……包大人说的对,你们家里的这些破事,本王爷哪能断得清?若是你们谁觉得冤枉,改日到包大人的开封府衙门去申冤吧!”说罢,掏出自己身上的手帕来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大有如释重负之感。

    杨继昌狠狠瞅了林毅一眼,走回到自己的桌旁坐下,林毅也不服气地瞧了他一眼,坐回到了自己的椅中,身子微微颤抖,显然也被气得不轻。八贤王咧着嘴,哈哈一笑,走回到楼门口,转身看着众人大声道:“我宣布,本届的诗会,正式开始。下面我宣布今晚比赛的题目,是以天上的月亮为题,各做一词,以一柱香为限,大家做完之后,交给我当众朗读,再由在座的诸位一起评判!”话音刚落,一些习惯拍马屁的官僚和学子们,连忙拍手,大声叫好。

    八贤王挥了挥手,从楼门内走出了十几名王府的家丁,各拿一个托盘盛了笔墨纸砚,走到在座的人群之中散,不一时都放在了众人面前的桌上,立时众人一起皱起眉头,望着月亮,苦苦思索起来。

    今晚的月亮真的很圆啊?自古‘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日恰值十六,天上又无云,晴空万里,一轮圆月就越显得明亮。林毅仰头望着天上的明月,忽然动了思乡之情,不觉想起了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师长,还有生他养他的父母,一行清泪悄悄的顺着脸颊流了下来,脸上的神情却是痴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忽然听得八贤王朗声说道:“好啦!一炷香时间到,大家的诗词也都交上来了,下面我便把各位才子和各位大臣们做的诗词,当众念出来,交由大家评判。”接着清了清嗓子,拿过一张写了诗句的纸,念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啧啧!靖远侯王平,本王知道你是一名武将,肚子里也没多少墨水,可你也用不着剽窃古人的诗句吧!”

    众人哄然大笑,目光一起向朝臣们中间一位五十余岁的老者身上瞧去。哪老者面现羞愧之色,尴尬地一笑,低下头去,头再也不敢抬起。

    八贤王又拿过另一张纸来,照着大声念诵道:“骑马夜巡边,风劲草木深,天上一明月,照我边关行。嗯!呼延将军这边塞诗做得很不错,比以前大有进步,假以时日必是我朝又一员文武双全的儒将。”一位四十余岁的中年人自椅中站了起来,挥了挥手,向大家点头微笑,众人也忙一起向他点头致意。呼延家世代忠良,对这等忠臣良将,大家一向都是十分钦佩的。

    接下来,八王爷又开始念诵其它人的诗句,大多是平庸之作,虽有十几位参加诗会的年轻学子,绞尽脑汁,做了几好词,但在林毅听来,也均是无病呻吟之作,没有什么美感和意境,听得林毅最后不觉瞌睡上来,低下头,伏在桌上打盹,最后竟不知何时睡着了。

    八贤王兀自在上面滔滔不绝地大声郎诵着,时不时还要点评两句。今年的上等诗作并不多,这令爱好诗文的他大感失望,念到后来,自己也有些口干舌燥,意兴阑珊了,看看已到最后,忽然自人群中传来了一阵鼾声并伴随着尖锐的哨音,传了过来,与他读诗的声音,一应一和,令人听了很不舒服。

    自己贵为王爷,在上面朗诵诗句,竟然有人敢不听,还居然睡着了,这真是岂有此理!八贤王不觉忘了自己的朗诵诗句的事,转头拿眼睛四下里扫视,想看看究竟哪个大胆的狂徒,胆敢公然挑战自己的权威。目光在远处的人群之中,很快便现了正爬在桌上睡觉的林毅,八王爷顿觉气往上冲,大步流星地走到了林毅的身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