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九章 风起 (二)-《特勤舰队》


    第(2/3)页

    在半个小时后,在雁行阵与纺锤阵间摇摆的同盟军舰队,终于露出了獠牙。不仅仅是秦溪这边的临时堡垒,还有前来的第二支援组,全部都是同盟军舰队的作战目标。那个阵型最初的目的就是进攻,但他们的目标不是堡垒模式下的秦溪部,而是远道而来的第二支援组。

    这是很聪明的做法,自由同盟军原本的作战目的,就是打击前来救援的联邦海军。虽然他们没能按照计划消灭包围中的秦溪所部,甚至对秦溪的部队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但是新来的这批联邦海军却没有那么棘手。

    尽管联邦海军的援军在百万公里之外,但是同盟军方面在经历了吉勒西斯惨败之后,大多认同这种远距离的炮击作战更适合稚嫩的同盟军。他们认为南方军团的失败,就在于战斗时被联邦海军拉入了混战,导致他们丢失了数量优势。所以,第三军团从一开始就严令舰队,必须以阵型炮击为主要作战方式。

    虽然他们的分析并没有错,却忘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对手不是一成不变的。吉勒西斯集群选择混战,往往是因为自由同盟军的数量,几乎是联邦海军的两倍。战列舰数量就超过了两倍,就意味着战列舰主炮数量是联邦海军的两倍以上。

    哪怕只是最简单的加减法,也决定了联邦海军不可能选择和两倍以上的敌人打炮战。应该说,傻子都不会在自己开一炮,敌人就能开两炮的情况下,和人打这种消耗战。而此时的吉勒西斯集群已经不一样了,在统帅部的协调下,吉勒西斯集群的兵力扩张到三十五万,已经与自由同盟的第三军团兵力相差无几。

    虽然一处战场上塞进百万星舰大战已经不可能了,但是联邦海军哪怕是围着同盟军周边零敲碎打,也能保证自己取得最终胜利。现在是同盟方面急于获得胜利,炎黄人反而好整以暇的整军备战,这是因为联邦现在掌握了战略主动。

    战略主动不是说进攻或者防守,而是指什么时候进攻,什么时候防守都是自己说了算。就连这一次的伏击,也是被联邦海军逼急了之后的无奈选择。他们需要应对另一个方向的压力,于是这一次伏击也只能动用小部分舰队。

    “围点打援、快打快撤,都是好办法,但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这个。”鲁路已经接到了前线的报告,尽管对于意外的发生有些无奈,但是战事并没有耽误。总结起来就是:交火双方都是新丁菜鸟,各种错误犯得层出不穷。

    鲁路虽然关心前方的战斗,但是现在的他更担心另一支部队。这支内部称为“红旗”的舰队,汇集了整个集群的精英悍将,其中还包括凤一舞和穆振东等人。他们现在正借着自由同盟的目光被战事吸引的时候,伪装成自由同盟军运输舰队,偷偷向着同盟腹地潜行。

    原本这段时间正是吉勒西斯集群休整的时期,鲁路作为整个集群后勤事务的最高负责人,其日常事务可以说堆积如山。

    不是鲁路犯了懒病,而是递交到他这里的工作报告本来就非常多。哪怕他只是亲手盖戳,每天也需要花五个小时以上。而递交到鲁路这里的文件,显然不是随便盖戳就算了事的。

    大部分盖戳的工作交给提督卫队里,内务部门出来的士官们。而A级加急的文件则是交给卫队的军官们负责,就算如此,鲁路也不得不每天签字到手软。而战事一起,所有的矛盾与小心思就必须转为应付战斗,鲁路也可以从人形图章的悲剧中脱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