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规劝桓七-《金陵长歌》


    第(2/3)页

    :“王凝之实在可恨,我当他是挚友,他却暗地里害我阿妹,还将我桓氏子弟拖下水。”桓七郎紧咬银牙,愤恨的道。

    杨毓轻笑一声道:“我便要做那莹莹白蚁,溃了他这千里之堤。”杨毓手不自觉的抚上右脸,毁容之恨,怎能轻轻放过!上一世隐忍一生,这一世,绝不!

    :“阿毓已有计较?”桓七郎上前一步问道。

    杨毓杨唇轻笑:“无,这件事,我要慢慢的想。”

    :“你当如何?凭我的身份,定能助你一臂之力。”

    杨毓看着桓七郎道:“二兄,我知你是齐桓公之后,身份高贵,有些话却一定要和你说。”

    :“你讲。”桓七郎稳下心神,坐在榻边。

    :“你家门高贵,自认为士族比皇权更加大权在握。殊不知定要在朝堂中取得权利,才是真正的胜券在握。若没有这一层,便是到了金陵,世人也会踩低捧高。你不必不信,便看庾温,他身为庾氏之后,身份同样高贵,却因公主出行时挡了凤驾便被当街杀死,庾家可有为他讨回公道?”杨毓口中虽然侃侃而谈,眼神却清亮的看着桓七郎,观察着他的神情。

    桓七郎有些迟疑,有些难以置信,缓缓的摇摇头:“无。”

    杨毓看着他神情似乎受到打击,却道:“他真是因挡了凤驾被杀吗?”

    桓七郎猛然抬眼看向杨毓:“不是么?”

    杨毓扬唇而笑:“阿毓不得而知。只知道,若想真正傲立于世间,便要争取高位。一个人,是会被家族抛弃的,而一个家族的兴旺,要靠许许多多的人建树,只有在家族中地位足够重,重到难以撼动,重到非你不可,才不会被背叛。”杨毓说到这里,眉头才终于蹙了起来,神情慎之又重。

    桓七郎微微点头,赞同道:“我这前半生,自命不凡,却从未想过这些。从前我以游历之名在外闯荡,结识名士高人,这些人超然物外,各个让我神往,却都没有阿毓这些见识。”那张俊雅的脸看向杨毓,轻笑一声,接着道:“幸好我到了聊城,幸好结识了阿毓,不然我便这般糊涂的过一世了。”

    杨毓掩唇而笑,调侃道:“二兄不过是身在局中,我置身事外,自然看得与你不同,有甚奇怪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