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华飞举目四顾,惟见得大别山上雪乱荡、天苍苍、满山青翠尽披霜。 山路难行,冬日的山路犹其难行。历经十余日时间,华飞终于在年关岁未,带领着麾下的万余精兵们,一步一滑的来到了大别山之南麓。 大别山,西接桐柏、东视金陵。华飞知道这个时候的金陵,便是后世的南京。到了大别山的南麓,他本该引军急速渡江夺取江东一地的。 然而,当天他在兵离两山口之前,就已命张得梅派出得力的警卫们,离军前往各地探听各方势力的消息。 连日来,各处警卫连续传回的情报,令得他在吃惊之余,更是倍感心情沉重。 大战之后,曹操以绝对的兵力优势,占据了豫州的汝南、颍川二郡并东北面的大片地区。 而刘备占据了颍水之东、徐州之西的中部地区。至于孙策自然是横跨淮河的分得,豫州的南面地区。 这些情报原本就在华飞的预料之中,并没有使他感到吃惊。 甚至于他就连刘备在手掌兵权,回归徐州后,就打着为陶谦报仇,为民众除恶的名头,堂而皇之的杀死了曹豹,顺利夺取徐州大权的事,都不感到奇怪。 在华飞看来,曹豹用阴谋害死陶谦,又为了对付华飞,而全力的剥削徐州的民众们,早晚是会有恶报的。 真正令他吃惊和心情沉重的是,来自淮南孙策的情报。孙策有一个人所不及的优势,善于团结身边的人。 他的人缘非常之好,早早就结识了风华绝代的江东美周郎。舒城而来的少年,便是周公谨。不仅如此,孙策更是早早的就与暂居的张宏早有约定。 此次张宏前来淮南,更是邀请了华飞早就挂念于心的彭城张昭同行。而出丹阳精兵的丹阳太守吴景却是孙策的舅舅,领兵都尉孙贲又是孙策的堂兄。 如此这般之下,使得本就手掌淮南兵的孙策,实力为之大增。 盖世军师周瑜在见到其义兄孙策之后,马上就为孙策谋划了,和华飞等人的想法一样的,稳据淮南,进取江东的策略。 孙策在他的帮助下,不仅迅速的平定了整个淮南地区,更是乘势挥军南向,迅速的夺取了金陵,在长江之南站稳了脚跟。 周瑜的谋划,竟与华飞等人的想法,如出一辙。这不由得,令华飞暗自感叹:“自古智者所见,大略相同。” 然而感叹归感叹,华飞清楚的知道自己眼下已经是陷入了,北面有曹操、东南面有孙策的不利环境。更可怕的是他眼下的精兵,仅余得万余人。 北面的曹操兵多将广,自是勿用多说。而南面的孙策,却颇有容纳英杰之雅量,其大军所到之处,各地的豪杰英雄、甚至山贼流寇都纷纷的向他投诚献忠。 其兵力已高达七万余众,更得猛将周泰、陈武、将钦等人,羽翼已满。亦成为了绝非是现在华飞这区区万人,所可以匹敌的一方霸主。 至于西面的刘表,虽然名为盟友,却也断不可能容纳他的大军从容过境。华飞实际上已经再次陷入了,四面皆敌的残酷环境中。 进退两难的华飞眉头紧锁,他心知无论是要何去何从,他都必须早早的做出决定。否则在既失去了根基,又没有目标的情况下,只怕会军心涣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