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一统三国-《大穿越神戒》


    第(2/3)页

    听到三个人的对话,赵云和郭嘉等人,也都是兴奋不已:因为用不了多久。他们就都是开国功臣了。

    而一见并州军竟然把洛阳城团团围住了,袁绍等人不禁大惊。

    众人商议了一回,都不明白林南的用意,于是,众人便推举皇甫嵩去林南的大营询问一下,无奈,皇甫嵩只好出城来到了林南的大营。

    而林南一见皇甫嵩来了,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于是,施礼以后。林南便道:“请老师在大营中暂住一晚,学生明天便给老师答复。”

    无奈,皇甫嵩便被林南扣押在了大营之中。

    而袁绍等人见皇甫嵩久久不回,也都无可奈何的各自散去了。

    第二天。命各部士兵加强警戒,林南便领着皇甫嵩来看少帝和陈留王的尸首。

    一见到少帝和陈留王的尸首,皇甫嵩便伏在地上大哭起来。

    半晌过后。皇甫嵩才道:“子扬,是董卓那厮……?”

    林南点头道:“是董卓的女婿李儒。”

    林南说完。王允和丁管二人也说是李儒弑了少帝。

    皇甫嵩叹了口气,呆了半晌。最后迷茫的说道:“子扬,眼下我们该如何是好?”

    林南想了想,便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而汉室宗亲,又都大多暗弱无能,所以,南想登基称帝,不知老师以为如何?”

    一听林南这么说,皇甫嵩更是呆了半晌。

    半晌过后,皇甫嵩才黯然的说道:“洛阳城里的各路诸侯恐怕不会答应。”

    林南笑道:“老师多虑了,他们如果不答应,那他们就会和洛阳城一起玉碎,我命大军包围洛阳城的用意,正在于此。”

    见皇甫嵩沉默不语,林南又道:“所以,老师稍后回城以后,便可向诸侯说明南的想法,他们如果尊我为帝,我便可以免他们一死,否则,为了天下大计,南也只好强行攻城了,当然,南会给他们一天的时间商议,一天之后,他们如果不出城请降,那南就不客气了。”

    随即,林南便命王允和丁管随皇甫嵩一起回城,同时,也顺便把少帝和陈留王的尸首带回城去。

    皇甫嵩回到洛阳城以后,便把林南的话原原本本的转告给了袁绍等人,同时,王允和丁管也证明是董卓的女婿李儒杀了少帝,建议诸侯尊林南为帝。

    袁绍和众人一商量,都认为打不过并州军,只能投降,尽管孙坚老大的不愿意。

    于是,第二天,各路诸侯便都无奈的开城投降了。

    一听说袁绍等人居然投降了,林南当时便高兴坏了,一边命人整编诸侯的军队,一边又把诸侯软禁了起来,召诸侯的家眷前来洛阳。

    同时,林南也命并州众臣和青州众臣赶紧到洛阳来,主持登基称帝的相关事宜。

    并且,林南又命高顺率第二军驻军南阳,保护洛阳的南大门;命于禁驻军陈留,保护洛阳的东大门;命臧霸驻军信都,镇抚冀州;命拓跋勇驻军汝南,镇抚豫州;近卫军留守洛阳,这样,林南便在形式上统一了北方。

    同时,对于后来归降的徐荣张绣张济三将,林南也是厚加抚慰,任以为将。于是,林南便组建了第八军,因为张济以年老体弱为由推辞出仕,林南便任命徐荣为军长,张绣为副,由赵云等人负责操练,同时,也负责修筑洛阳城。

    等相关人员都到齐以后,洛阳城也修缮得差不多了。

    而正当林南想要登基称帝的时候,袁绍却以传国玉玺下落不明为由,认为林南暂时还不能称帝。

    一听袁绍这么说,林南便哈哈一笑,命典韦呈上传国玉玺。

    原来。林南一进洛阳皇宫,便命侍卫营对皇宫里的枯井逐个搜寻。终于在一口枯井里打捞出一具宫女的尸首。在那具尸体的身上,林南终于得到了传国玉玺。

    而众人一见典韦手里的传国玉玺。更是呆若木鸡。最后,便都认为林南是天命所归,真命天子。

    于是,公元186年6月,林南终于在洛阳登基称帝了。

    见少帝和陈留王都已死,诸宗室也实在没有资格当皇帝,荀彧和管宁等人也都支持林南称帝了。

    国号依然是大汉,不定年号,以国号纪年。比如,公元186年便是大汉帝国元年,以后逐次类推。

    立蔡琰为皇后,大乔为贵妃,貂蝉为惠妃,慕容秋为明妃,甄宓为德妃。

    神算管辂的一句预言,终于成了现实,蔡琰也终于当上了皇后。开始母仪天下。

    而于禁和林南的六年之约,现在也已经到期了,可是,于禁已经没有选择了。并且,于禁现在也不想放弃开国功臣的殊荣啊。

    林南称帝以后,便又进行了一番改制。

    在五院之上。林南设立了内阁,以辅佐君主。

    任命荀彧为首辅大学士。贾诩为次辅大学士,田丰、陈宫、荀攸、沮授、刘晔、审配、顾雍、陈群、郭嘉、陈登十人为大学士。张范、崔琰、田畴、徐庶、孙乾、王烈、邴原、陈琳八人为候补大学士。

    同时,林南又划分了四等民和六等爵位。

    四等民为:罪民、平民、功民和士子、爵士。

    六等爵位为:王、公、侯、伯、子、男。

    其中,王、公、侯三等爵位均分两级,伯、子、男三等爵位分三级。

    有了爵位,林南便开始大肆分封了,不过,分封的爵位却没有食邑,只有相应的俸禄,所以,在新建的大汉帝国里,爵位只是一个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赵云为英亲王,太史慈为成亲王,爵位最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