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朝议(二)-《我是贾似道》


    第(2/3)页

    枢密院自然是属于武官也就是军方的了。虽然说枢密院是大宋朝武将一系的,可是掌控枢密院的人却是文官不是?

    枢密院现在是谁当家?那么廉泽芷背后站着谁似乎不用可知了。

    史家跟理学一派明争暗斗并不是什么秘密,若仅仅是理学一派想要挺赵满史嵩之这样做倒还好说,可是眼下明显是赵师弥跟袁甫等人达成了某种协议,史嵩之这个时候出头可是要将嗣秀王赵师弥得罪的死死地,四大嗣王,除了荣王赵与芮外,其余三王可是从来都是同气连枝的。

    史氏一族在朝中的处境自史弥远死后那是每况愈下,史嵩之这么时间以来也都是勉强维持着局面而已,甚至有时候连他自身都有些难保的趋势,这个时候强出头,自然可以得到赵昀的好感,可是赵昀虽然是皇帝,却远远没有达到对整个大宋朝如指臂使的地步不是?

    面对皇帝和宗室之间的角力,袁甫等人参与进去已经算不上什么明智之举了,史嵩之走这一步似乎从哪看都不是什么好棋啊。

    贾似道看了看史嵩之,只见史嵩之面色不变,似乎殿中这发生的种种跟他没有任何的关系一般,让贾似道一时间也猜不出这个老狐狸心中到底是做的什么打算。

    “圣上,赵少卿虽是皇姓,却早就跟吾皇之间没有任何的关系,否则也断不会成为大理寺少卿。廉大人不问青红皂白血口喷人,还请陛下明鉴。”

    全少安只是经过短暂的惊慌,随即马上拜伏于地大声喊冤道,甚至还有倒打一耙的趋势。自始自终全少安都没有看过一眼他的恩师、一直带着疑惑震怒难以置信等各种复杂之色看着他的袁甫。

    袁甫的神色不似作假,却又让人当不得真。毕竟,在这个尊师重道跟甚父子之情的年代,一旦一个人背上叛出师门的污名会是个什么下场,所有人都知道。

    “臣也以为全侍郎之言是大大的不妥。台谏监察百官,为天下为圣上监察百官,察奸惩佞之所,此等关乎国本之要职,非得一员久经官场磨砺、心性沉稳之大员才能担纲。赵少卿虽在大理寺任上兢兢业业,却鲜其余磨砺经历,若是冒然委此等重任,实是有些操之过急。臣以为吏部侍郎李卓,沉稳妥帖,接掌台谏担纲御史大夫最好不过。”

    说话的却是当朝皇后谢道清伯父、上任才两月有余的户部尚书谢举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