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明军并不是只有一条防线,他们构建了多处的阵地。前线部队在给予俄军重大杀伤之后很快就会离开在俄军攻击之下破损严重的阵地顺着之前留下的交通道撤往下一道阵地继续进行阻击任务。 虽然俄军为了这次攻击行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动用了大量的空中力量和炮兵部队进行强大的战前准备工作。但是,明军有着张诚从现代时空带过来的战术训练,例如猫耳洞和弹性防御,使得明军在作战之中能够有效保护自己同时大量杀伤敌军。 猫耳洞就是在堑壕的侧壁上挖出一些小型的防炮洞。让驻守堑壕的士兵们能够躲在这些放炮洞里面躲过敌人的猛烈炮击。等到炮击结束敌人冲锋的时候再出来作战。 作为战争之王,火炮在战场上拥有巨大的破坏力。炮弹的杀伤主要是冲击波和弹片。这种威力对于只穿着军服的士兵有着巨大的威胁。随着火炮射击精度的不断提高,一旦炮弹击中了堑壕,那附近的士兵们必然会付出巨大的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堑壕的侧壁上挖掘防炮洞可以有效的防止损失。而且张诚收集到的方法已经是经过长时间在战场上考验的。例如挖掘斜洞、拐弯洞、t型洞等等方式在战场上非常有效。 俄军的攻击看起来威力十足,在明军炮兵的猛烈反击和明军陆航的攻击之下。俄国人的炮兵部队和空军付出巨大的代价为攻击部队提供了强大的炮火支援,但是实际上取得的效果却并不显著。明军步兵们的伤亡并不大,但是他们通过地雷区和各种武器却给了俄国人以重大打击。 而且明军非常阔气,他们那些隐蔽在坚固掩体之中的武器,例如反坦克炮这种武器在需要放弃阵地的时候因为重量和体积的原因很少会被带走,直接就是炸掉炮管报废处理。这些被报废的武器落在俄军的手中也没有任何作用。这种事情对于俄国人来说是不敢想象的。明军的财大气粗也深深的震撼到了所有人。 张诚本人并不在意这些军用物资的消耗。对于张诚来说,这些东西实际上除了能够用在战争之中之外,并没有别的用处。像是坦克大炮,除了打仗哪里还会用到它们?等到战争结束之后。这些东西等到更加先进的武器出来之后还不是要被封存起来或是回炉炼成原材料?与其等到战争结束的时候被回收,不如用在战争时期当作消耗品。 当然了,这么做的前提条件是要拥有充足的资本才行。整个世界也就只有大明才有这份底气敢这么做。其它国家的军队各种军用物资压根全都不够用,哪里会像是大明这样大方。 明军基本上只在前线留下部分的步兵部队和炮兵观察员以及陆航联络官。这些官兵们数量不多,在俄军发起猛烈炮击和轰炸的时候基本上都会躲在猫耳洞里面,伤亡很小。 等到俄军的攻势开始。官兵们就会操作着各种武器向着俄军攻击部队发起猛烈射击。同时,炮兵观察员会呼叫精准的炮击将成群结队的炮弹送到敌军的脑袋上面去。陆航的联络官也是如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