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敦促美方-《帝国玩具》
第(2/3)页
……
希尔斯女士意识到自己遇到了一个难缠的对手,童广志不仅对国际贸易规则了若指掌,而且对关贸总协定的所有规章制度都倒背如流。他的思维非常清晰,等闲一些语言陷阱和谈判技巧对他基本无效,而反过来他倒是经常能利用关贸总协定的规则,反驳的美方哑口无言。
单纯从理论和规则上压服中方,显然是要行不通了。
意识到这一点,希尔斯女士立刻改变了谈判策略。从空泛的理论和规则,转移到具体的政策上来。
“你们所谓十五年的计划,根本没有任何诚意。从1995年才开始执行这份计划,要到2o1o年才实现金融领域的开放,这是我们绝不能容忍的。”
童广志干脆的反驳道:“to最早也要到1995年才能成立,中国不成为to创始国,为什么要遵守to的规则?”
“我们现在说的是中美两国互相开放金融领域的问题,这和to组织无关。除非中方能够同样接受从1995年开始到2o1o年,用未来二十年时间来执行中美之间这次交易的内容。”
童广志微微皱眉,这当然是不能接受的。等二十年再接收这次中美贸易的技术引进和转让、授权,国内说不定更好的产品和技术都能拿出来了。
看来,不能不拿出一点干货来了。
“既然我们现在谈的是中美两国之间的问题,那么我是否可以这么理解,这是不受关贸总协定规则约束的?那么我是否可以这么认为,开放金融领域进入中国的美国公司,只受到中国法律的约束,而中国没有执行关贸总协定规定的义务?”
两个“我是否”的提问,顿时将希尔斯女士气焰给打了下去。这个中国人,真是太难对付了。
趁着这个对方撤退的机会,童广志缓和了一下气氛,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在中国加入to之前,想必美方应该要顾虑政策风险吧?中国并非食古不化的国家,但太平洋两岸隔绝了三十年,总需要一些时间来熟悉对方,让我们像一对男女朋友一样先来点简单的互相接触如何?”
童广志可能没有想过,他的这个比喻,后来被鼓吹g2集团的一些经济学家给翻了出来,当成了中美两国高层早就已经有合流迹象的论据。而在当时,这真的只是一个缓和气氛的手段而已。
“实际上我们可以允许美国各大银行先从几个中国沿海的开放城市设立一些营业网点,经营范围包括外汇兑换、同业拆借和行信用卡,还有保险箱管理、票据贴现和代收付款等业务。”
希尔斯女士对于童广志的松口,仍然还是固执的摇起头来:“童,你们这样的开放水平毫无意义。你知道的,我们要求的是信贷、证券和保险三个领域的开放。你说的这些,和美国金融企业在中国能做的业务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不同还是有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