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持续战斗-《超级大华夏》


    第(2/3)页

    原来,这正是从后方紧急赶来的民兵队伍。

    华夏军进入华夏本土,还不足一年时间,各地行政还是依靠清廷留下的官僚机构,行政效率极其低下,华夏帝国的高层决策还很难落地到达民间,来不及动员华夏本土庞大的人力资源参加这一场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国战。

    在胡震提出要华夏军去动员东北战区的民众之后,华夏军立即出动上千支小分队,深入到东北战区的各个城市乡村去,担负其发动民众的任务。

    短短的个把月时间,东北区域内的民众都知道鄂罗斯正在逼迫华夏帝国要交出黄河以北的领土,而前清廷的慈禧太后竟然同意将长城以北的领土割让给鄂罗斯。

    东北是八旗后裔集中的的区域,一开始,八旗后裔对华夏军持一种排斥的态度,但在江东六十四屯事件中,企图投降鄂军的八旗后裔,不论男女老幼却被鄂军屠杀欺辱。

    这消息传遍了整个华夏帝国,八旗后裔们态度出现急剧的变化,原来的汉军八旗,立即抛弃了八旗的身份,全身心投入了华夏帝国的怀抱,其余满洲八旗、蒙古八旗也都悄悄地隐姓埋名,隐入民间,不再支持慈禧太后派来联系的人员,不再为华夏帝国添乱。

    因此,在华夏军进行东北战区民众动员的时候,得到了民众的积极响应,几十万上百万的青壮年参加华夏军组织的民兵,走向战场,为华夏军运输辎重,救护转运伤病员,站岗放哨监视敌人的行动,补充华夏军的兵员损失。

    这使得华夏军除了作战任务以外的后勤工作压力大大减轻,各作战部队连辎重部队都可以一心一意集中在战场上对敌作战了。

    前来与抱石崮三排会合的民兵武装有五百多人,由华夏军派出的牟应才少尉带着十名华夏军老兵带领着赶来。

    这五百多人的民兵队伍的武器、战斗力都不值一提,但却携带来了三排急需的东西:一万五千颗子弹,无后坐力炮弹、迫击炮弹各一百枚,手榴弹六百枚。

    谢子祥毫不客气地将伤员交给民兵们转运回去后方医院,并将那从遥远的南洋工业区漂洋过海运到旅顺、再从旅顺经过各地民壮肩挑背驼运送到前线的弹药全部接受过来。

    有了足够的弹药,还有五百多青年民兵支援,谢子祥、许天宝都想在这里打上一仗再后撤,刚上来的牟应才少尉也手痒难耐,三人一合计,决定给随着追来的数千倭军一个教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