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非洲-《维多利亚的秘密》


    第(2/3)页

    美国人是不仇视温莎帝国的,因为他们的重商主义,被超级帝国主义打败根本不算事儿,反正别人也打不过,林肯的支持率照样不差,甚至林肯总统因为他与温莎财团对抗的紧急叫停而被称赞,这叫“止损”。美国分裂出来的小国还很团结,亲如一家,生意做的红红火火。

    美国商人甚至在法俄荷兰等北约国家左右逢源,大受欢迎,成了温莎企业最好的代理人,大发掮客财。

    未来英格兰首相恩格斯还有一项对当下政策很不满的,就是“环保党”理该不满的一项,英国的环保做得不行,据温莎医院的数据,英国的工业区环境很差,生活质远不如后进的工业国家印马来亚中国和日本。

    大清国的环保做得相当出色,所有的工业排放都有严格的规定,这当然不是李鸿章的功劳,而是郭嵩涛当政时制定的政策,这个李鸿章政府没有必要唱反调,也没有跟民意相悖,所以延续下来了。现在的大清国根本不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反而重视垃圾回收率这样的指标,现在大清国的十大城市已经有50%的垃圾回收率,80%的高炉焚烧率。这个数据全球第。

    全球第二的是端主义的日本人,东京等大城市的垃圾回收再利用率达到了80%,剩下的垃圾高炉焚烧率为95%,连垃圾填埋场都很少见到,垃圾全部化为气体了。

    你一定很好奇吧,谁是全球第一?答案出来了——苏联。伟大的苏联把垃圾回收率90%定为目标,这个可能只有在这样端的制下才能实现,嘴碎的中小企业主根本没有反对的权力。更高的回收率在当下的技术下已经无法实现了,否则马克思恨不得定为100%。

    其实这没什么,还有更夸张的,苏联境内几乎不能看到乞丐,但凡有一个,都被警察带到收容所了,那里有免费的食物,政府还根据乞丐的情况给帮他找工作,如果乞丐是个神精病,则会受到国有医院的照顾,根本不用工作。

    由此可知,苏联的就业率几乎达到了100%。马克思认为就业率上去了,的剥削被限制了,经济自然就上去了,所以,经济发展是结果,并不是要直接追求的目标。

    马克思成了苏联总书记,恩格斯即将成为大英帝国首相,而他们的背后是全球最大的资本家,这事儿怎么听起来煞是诡异?

    温莎帝国主义下边的机构是不会消停的,自温莎共济会在大清公开与总理府放对之后,已经成立了整四年的非洲俱乐部在美国的势力也日渐壮大,成为制约美国种族政策的一大政治团体。成功从银行借钱为自己赎身的黑奴非常拼,在联盟国的自由黑人大多是精英分,且被雇佣到温莎财团企业拿着跟白人一样的高薪,拥有体面的社会地位。在这些黑人眼里,唐宁是真神,比唐宁在日本的精神天皇地位还要高。

    奴隶制在联盟国和巴西都没有废除,但在巴西的都市圈四周,唐宁已经逐步推行废除对奴隶的私刑,不听话的奴隶只能上诉到“奴隶法院”去请求制裁,联盟国的黑人俱乐部就在推动这方面的立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