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两只老狐狸-《大唐传媒》
第(2/3)页
“给脸还不要脸,去,给爷绑回来,要真敢抹脖子,爷就赏她一副棺材,告诉她,窑子里最缺细皮嫩肉的小童子。”
“是!”孙二连忙应了。
院外守着的心腹闪进来,与曲七一阵耳语,听的曲七太阳穴上的青筋一突一突的,恶狠狠的瞪了一眼孙二,“狗东西,要你有什么用!”
原来,这事不知怎么传进赵家老太太耳朵里去了,这会儿上门来,曲家老太太叫人传了曲四去当面问话,“你告诉老太太,就说我外出没回来。”
小厮退下去,曲七抬脚就要走,孙二小小声的问,“那赵七娘?”
“哼,三日就三日,我倒要看看她三日之后能如何,滚!”
曲家晖照院正房内室里,两个老太太正喝茶,下人来报,曲七爷还没回来。
曲老太太无奈的朝着赵老太太摆摆手,“老妹啊,你也听见了,这孩子每日里早出晚归的在庄子里忙,连个歇息的时间都没有哪有心思顾及一个市井女子,这事吧,要我说就不是真的,八成是咱们要结姻亲了有人眼红呢,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是么?翠姨娘。”
赵老太太突然喊了翠姨娘一声,曲老太太早就看见这个蒙着脸的,不像个婆子,“这是?”
“哦,这是我们连儿的一房姨娘,老姐姐别见怪,早年让火伤了脸便每日挂着个面巾子。”
曲老太太不由的蹙眉,赵家新娶了正房,如今怎么带一个姨娘出门,不是打新媳妇的脸面么?哼,赵家那一窝子桃花烂账,也好意思来曲家讲理。
“我想起来了,前些年有一次闹饥荒的时候饥民传颂的,是这一个?”
“传言都是夸大了不实,若没有连儿点头,一个姨娘能抛头露面救济灾民。”
“也是,那些传言还说光连那孩子风流倜傥,倾倒了多少姑娘家家的,我们家的是远远不如了,真是让姐姐羡慕啊,今日才知道,竟还如此念旧,实在是重情又重义,老妹你可真是有福气。”
“我们家光连是重义,哪能眼看着有人为了他寻死腻活的不管,凡是进了我赵家门的,自然都是一心情愿的,感情这事最是勉强不得,老姐姐也不用羡慕,七郎年纪还小难免只重情字,等过两年也就慢慢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