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章.爱在心头很执由.勇往直前猛追求-《天济色盈》


    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144章.爱在心头很执由.勇往直前猛追求

    进了毛瑞熙的房间,赵剑仁灰头土脸的一脸无奈,望着马熙娣说道:“她不愿意收,我是好说歹说她才同意暂时保管着。”说着坐到马熙娣身旁,望着马熙娣一脸的迷茫。

    “你看她喜欢不喜欢那项链?”马熙娣问道。

    “喜欢,特别的喜欢,看着项链两眼放光。”赵剑仁有气无力地说。

    “好,只要她喜欢这事就好办。”马熙娣说着头一扭望着站在一旁的毛瑞熙说道:“瑞熙,你待去她屋叫她过来,就说赵主任想玩牌哩,如果她不愿意来,你就说赵主是咱们厂的大老板,没有赵主任咱们都会没饭吃,让她要对赵主任有报恩之心,并且还要亲如一家。还有就是你要向她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现在她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厂里做事,她是在工作,在为厂里几百口工人谋福祉,还要告诉她事情成功之后,你会在全厂职工大会上表彰奖励她,并且再次提升她到副厂长的职位。你去给她画一幅大的蛋糕,让她有望待,让她感觉到她做的一切都是无上光荣的事情。”

    说完了又转脸望着赵剑仁说道:“你待会儿与我们一起玩牌,让她与你一伙,想办法让她主持牌局,然后我们两个配合你,我们多输少赢,尽量让你们多赢钱,赢了钱你一抓手拿起,一分都不要给她,让她感觉到这一笔钱赢来是她的功劳。”说着比划着又道:“完了这事,等到晚上咱们喝酒的时候,你只输不赢,然后求她替你喝酒,让她感觉到你是她一边的,她对有功劳,你让她替喝的酒越多越好。只要这一赢一输您做到家了,送项链这事就不用再提了,她一准不会再提项链的事,并心安理得地据为己有,明天你再看她脖子里一准挂住那项链哩。”

    说完又叮嘱道:“这事你一定不要让她看出咱们是一道气的,只要让她觉得你做的事情都是自己一个人心甘情愿干的,你这事就成功了。”说罢望了一眼毛瑞熙说:“你过去吧,把蛋糕往大哩画,别小气鬼似,许个愿景还没有个毬大,不够一口吃的。”说罢笑了起来,屋子里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赵剑仁脸色好看多了,毛瑞熙也连蹦带跳地出了门。

    长话短说,一只羊羔如何斗得三支老狐狸。司马丽娜一如马熙娣所设计的局一样,从上午到晚上始终沉浸在骗局的包围之中。

    人生往往如此,有时候还真的不知道什么是骗局,什么是真正的人生。有时明明知道自己走在一条虚拟的世界里,却无法让自己摆脱出来,宁愿选择笑着面对,也不愿选择哭着离开。原因就是你我他都是社会的一分子,社会就是一个一个不同的圈子,你我他都是社会的一分子,都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生存的圈子,很多人宁愿选择被套在某一个圈子里,也不愿成为因逃离出圈子而成为孤独的人。

    这也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区别吧,这里我来说说什么是中国理性学,中国传统理性学说基本可以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发展阶段是战国后期至唐朝前期,第二个发展阶段是唐朝到元代灭亡,第三个发展阶段是明、清至民国时期。

    那么到底什么是理学?理学是易经衍生出来的学问,准确的说从易经中衍生出来的所有学问统称为中国传统理学,其中以儒家、道家、墨家、法家最具代表性,之后衍生出来的如中医学、八字命理学、风水学等等凡是涉及到中国人的传统文化的都归中国传统理学所有,这其中包括三教九流,曲艺歌妓等等等等。

    说到这里恐怕连现代中国的所谓大儒们也没弄明白到底什么是“理学”,那么到底理学是什么学问呢?说到底理学就是“说理”的学问,就是在说一个“理”字,这个理字就是今天我们挂在嘴边的“道理”两字,其实“理学”就是说“道理”的学问,说到大道理就是形而上,就是上层建筑的政治思想,说到小道理就是在老百姓的生活中的家常理短,仁义礼智信,生老哀乐死。

    说到形而上就是中国古代王权阶级用来统治下层百姓的学问,说到形而下就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用它来衡量标准的学问。再通俗点说就是古代皇帝们拿来制定国家规则的学问,国家制度怎么制定,什么时候上朝,上朝后君臣怎么行礼,怎么称呼,又怎么处理朝政等等,往下层说老百姓生了儿子要过满月,吃满月酒的礼仪怎么进行,老百姓家里老人走了,这送老的礼节怎么进行,老百姓邻里之间有纠纷,怎么“说理”解决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归中国传统理学的范围。

    我举个例子说明大家就好理解了,比如古代婚姻制度就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事例。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受父母之命,依媒妁之言建立起来的婚姻关系,男女双方在婚前是没有见过面的,更不用说爱情了,古代中国的婚姻关系就是“绝对物质”条件在前,精神层面在后的理学人事关系,男女双方在完全没有任何感情互动的情况下结合在一起,完成肉体首先满足的物质需求,这完全是物质基础在第一性,精神境界在第二性的唯物论的排序顺序,自然是绝对的唯物论的人事变化关系。

    反观西方人的婚姻关系就是在柏拉图式爱情的定义下“绝对精神”层面的婚姻关系,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体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体欲望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可见西方文化是将精神交流置于前置条件的唯心主义婚姻观,把肉体欲望置于精神境界之后的“人性”学学问。

    这样看起来就好理解什么是“理性”,了解为什么中国的理性主义最终结束在民国了。原因是当理学发展到极致时,一切的一切皆是壁垒,你伸伸腿,呼口气都可能会处及森严的壁垒,封闭结构已经超出人们正常的理性,一切皆以物质条件为基础,满脑子都是物质基础,把物质基础置于一切事物的前端,做什么事情都先讲金钱,讲物质条件,用道德世界、完美主义来约束人们正常的行为反应与精神选择,这条路还走得通吗?生活在现代的人让你想像一下明清时期的封建礼教,你可以都会不寒而栗了。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当你一切向钱看时,把物质条件置于一切问题的前置时,你看到的就只有直观世界了,只有物质条件了,至于精神上的东西你可能连想像一下的心理都不存在了,这时的你必然会用你设想的完美理性预期来约束对方的行为反应,处理问题,这里你的思想方法必然是用道德标准与完美世界来衡量一切指标,这样做的结果反而是一种难以达成的预期目标,因为你没有预料到问题原本存在的缺陷性,你看到的只是问题的完整性,最终在问题发展的过程中缺陷部分显露出来了,由于你没有预料到问题的缺陷性,自然就没有处理缺陷的预案,最后还是导致事项的最终失败。中国人合伙做生意十人九不成的原因就在于此,合伙之前只看到了完美世界,却忽略了事情的必然缺陷性,事前不设防,事后诸葛亮,发现问题后的处理方法就剩下互相埋怨、指责,甚至是攻击,拆伙了事。

    而当你从“人性”出发去处理问题时,你会一切用精神,爱心来看待问题时,你首先满足的是精神感应对整个事件的客观认识,然后用思维逻辑来判断物质条件的完整性与缺陷性,用前置的精神理念来看待后置的物质条件,这样做反而更容易正确选择处理问题的方法,设置前期预案,防止出现缺陷问题,既而达成心理预期,实现理想目标。西方人凡事都喜欢用合伙的方式来处理,在事项进行之前就已经设置了心理预期,置心理预期于事情发生之前,就会事先设置可能出现缺陷问题的处理方案,这样做事情的结果反而更容易完美成功。

    西方人的婚姻观更是如此,西方人看待婚姻是爱在前置的,西方人多数持没有爱就没有婚姻的态度,在爱情面前,爱是前置条件,没有爱就没有婚姻。现代在中国的年轻人中也多数持这种观点,这非常可喜可贺,这说明中国人勇敢地砸碎自己的传统理学是非常非常正确的。

    从这里你也能理解什么是“人性”学了,你会发现原来“人性”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并非牛鬼蛇神,我们常常太多的在使用人性学的方法,只是我不知道罢了。了解了什么是“人性学”,就知道为什么西方的“人性学”最终成了赢家,达成向世界拓展的世界级学问了。

    其实有关理性与人性,理学与哲学,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争,归根结底就是方法论之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