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不,去省城。只要她同意与您一起出去,下面的事你就不用管了。我安排人把你们送到省城,省城那么大,谁认识您啊!您大可放心的与她一起逛街,游玩了。” “中,中。这还差不多。那她要不愿意去咋办?” “赵主任,您这久经沙场的老将,怎么这会被这点小事难着,这几天我配合你唱这台戏,使出您这一身采花的本事,说动她出去玩。赵主任,您放心,只要她同意与您去省城,我与你弟妹随后就跟着去了,她们俩原来是一个办公室的,被我发现了才调我那去的,放心吧。一切由我安排。”说罢大笑起来。 这俩狼狈一通商谈算是分工明确了,一个有意吃肉啃青,一个有意送呈巴结,俩人一拍即合,单等合作成功了。那边大丽还蒙在鼓里,这会正躺在床上睡大觉呢。 这会有人问了,像司马丽娜这样好的姑娘要是也水了,可真可惜的了。女人就应该安分守己,兢兢业业于自己的事业,好好珍惜现实生活,做个为人妻母的好女人,做什么小三情人呢?真要是走到那份上了,也该讲点感情啥的。晕死,怎么个个都贱皮呢? 这你就不知道了,你也别怜香惜玉,我要说这你就不懂了,你也太天真了。要说这人啊,为什么干啥事都只看现实,不讲什么情呀爱呀,这中间还有个大道理哩。 这人常说,人过一百,形形色色;人过一千,必有汉奸;人要是过万,那里面就必有坏蛋。人多林大,啥人啥鸟不出哩。更何况现实并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社会,社会总有不以你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事情吧。 说到这里,我就想说点什么了。要说这人,啥是意志可以自由自为的事情,有的人说了,啥都应该是自由自为的。我说了,你错了,其实每个人都没有完全自由自在的事情,凡是自由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自由是对责任的对应回报,也就是说你有责任心的履行社会责任,社会自然就回报你对等的自由,你超越社会给予你对等法定义务,那么法律也会回报你对等的法律责任,言下之意就是你超越自由的空间,自由也就不复存在了。 你想想看是不是这个理? 从你有意识地可以行为反应的时候开始,你就没有完全的自由,你的自由都与责任是对等的。你在家里自由是对等的,在学校自由也是对等的关系,在家不听家长的话,你都会被看管起来,就失去了自由。在学校也是一样,你不听老师的话,老师管你,你得到了知识,老师不管你,自由你是得了,可你也失去了知识。 生活中自由与意识只是相对而言的东西罢了,世界从来都没有赋予我们绝对的权利,只给了我们相对责任与义务,所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珍惜现实存在,珍惜我们得到的,用已经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心态看待已经存在的现实问题,并用合理性的心态看待我们之前的客观存在,而不是处处抱怨现实存在,抱怨社会,抱怨人生中的不公平。 中国人从古至今都不明白这一点,中国人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个个都是先讲天理,再论人伦的正人君子。中国人从来就没有把人伦置于天理之上,让人伦有自由伸展与其对应责任的空间。古代如此,进入现代更是如此,现代中国人更不讲人伦,甚至害怕提“人伦”两字,因为一提到这两个字就联想到男盗女娼了。 你想想你是不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固定的完美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理性的,非常明确完整,你只要按部就班地做,你就可以得到完美的人生,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这些都是从小你就被灌输到思想底层的东西,天理性教条式的限制性意识随着你年龄的增长在逐条增加,你每走一步都会有人站在一旁教导,生怕你走错了路,可是中国人从来就没有真正理性的看过事物内部存在不确定性、缺陷性、矛盾性、差异性,而这些又是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本性,正是这些变化会导致事物出现存在与消亡的诱因。 中国人从来就不看事物的不确定性、缺陷性、矛盾性与差异性,只是从现实出发,或从完整性出发,预期得到完美的结果,可是这事世上最大的痛苦就是从来就没有完美的结局,有也只是有破碎的梦而已。 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就没有唯心主义的客观心理指标,就没有从客观指标来预演现实生活中的可以存在,只是用命运的安排来预期不可能的事情而已。 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无神论者,都是把物质放在第一位,把思想放在第二位的纯粹的唯物主义者。 原因是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是建立在直观、反观与主观思维之上的学问,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根本就没有客观思维的方式,中国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只懂得直观、反观与主观的看世界,当你用两眼看世界时,你看到什么,你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物质条件,你的大脑就必然呈现实实在在的现实反映,你就会从现实存在出发来看待问题,你就必然会产生物质现实存在为首先的直观思维,而意识的客观联想就被你搁置于第二性的位置,你的世界观就必然是原始的直观世界,归于唯物论的范畴。 你必然就会产生“以理服人”“向理不向人”的思想,这个是“原始的理性”,这只是哲学的初级阶段,归思想与道德的规范,而非哲学的范畴。 说到这里大家就应该知道为什么西方人说中国根本就没有哲学了吧。因为中国传统理学并没有脱离原始理性的认知界面,只是从自然法则上看问题,并形成很多的教条式的概念,并把这些概念性的东西一代一代的传输下来而已,而没有把思想从直观世界解放出来,上升到客观唯心主义的客观世界上去,所以中国人所有的学问都是说理的学问,做什么事情都“以理服人”“向理不向人”的看待问题。 由于世界观得不到升华,价值观自然也必定是“原始理性”的认知结构,用原始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处理事情。 因为客观思维只在唯心三观论中产生,因为站在三点看世界,以第三者的立场看问题就不是唯物论者,你只要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看问题,你产生的思想就是客观唯心主义立场,因为你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看问题,你的思维及意识就是前置的,就必须从自己的意识出发来看待第三方的问题,意志必然在事物之前存在,你就必然是唯心主义精神在作祟,是唯心论的思维界面。这就是事实真理,不受意识理念所左右,所以说三观论是唯心论的基点,不归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学所有,也就是说我们都是纯粹的唯物主义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