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高顺举起赵忠和郭胜的人头,大喝道:“十常侍现已被我家将军诛杀干净,有十常侍赵忠、郭胜的人头为证。”为了让上面的羽林军将士看清楚,高顺不惧弓箭,策马走到寨前。 羽林军将士看仔细以后,欢声雷动。不可否认,虽然何进几乎没有政治智慧。。但也治军有方,深得军心。 那武将这才令弓箭手松下弓箭,辕门大开,让并州铁骑进来大营。 那武将拱手致歉道:“羽林左军校尉黄忠身受大将军厚恩,不敢有负大将军,此职责所在,还望金将军恕罪。” 金良大吃一惊,嗔目结舌:“你,你,你是黄忠,黄汉升?!”。…。 黄忠微微一笑:“我到洛阳刚刚一个月,金大人竟然就知道有我黄汉升?金大人真是消息灵通,汉升佩服佩服。” 金良很是疑惑:“你不是应该在荆州刘表那里吗?怎么会在大将军麾下?” 黄忠很是奇怪地反问道:“不知道金大人在何处得来的消息,竟会如此荒谬。刘表刘景升现为北军中候,掌管北军五营。怎么会在荆州。而我与大将军同是南阳人,原有旧交,此次大将军诛杀奸宦正在用人之际,就把我从南阳征召过来,赏我做了羽林左军校尉,而这一切与刘表又有何相干?” 金良听黄忠这么一说,就觉得是不是因为历史纪录资料才给自己一个误区。当然历史资料肯定是回想了。 很多看三国的人都为黄忠惋惜,他们说怕只有壮年的黄忠才可以敌得过吕布。 金良心中大喜,自己这番可不能放过黄忠了,一定要收服他,让他心悦诚服地为自己卖命,有黄忠在,自己也不用那么辛苦,遇到一个猛将就亲自出马。 金良拱手致歉道:“汉升兄,布听信流言,深感抱歉。”。…。 黄忠见金良态度诚恳。微笑道:“奉先,不用客气。不如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何进统领的羽林军,共分左右两军,每军有两千人,黄忠便是左营统领校尉。 金良顺利地跟黄忠交接了兵符印玺,正待要好好跟黄忠联络一下感情,却见黄忠转身去收拾行李,吕布连忙一把将黄忠拉住:“汉升兄,哪里去?” 黄忠淡淡一笑:“我将羽林左军兵权交予你,便卸了左军校尉的官位,大将军既然驾薨,我无效忠之人,留在洛阳又有什么意义,不如回南阳故里。” 金良很激动,一个猛将就要跟自己失之交臂了,能不激动吗,他一把拉住黄忠的胳膊:“汉升兄,此话大谬!大将军对汉升兄有知遇之恩,汉升兄一不领兵去诛杀奸宦替大将军报仇,二不保护何太后为大将军分忧,三不保护小皇帝和陈留王为大将军分责,我不知汉升兄何以对得起大将军?” 黄忠呆愣在那里,口里喃喃道:“我黄汉升对不起大将军,对不起大将军。”…。 嘟囔了几句后,猛然觉醒到不对之处:“可是,据探马传报,贤弟与司隶校尉袁大人等已经剿灭了奸宦,如今金将军已经拿到太后懿旨,说明太后已经被你们保护的很好,可能少帝跟陈留王也安然无恙,如此一来,即使我黄汉升想报大将军的知遇之恩,又以何为报?!”。…。 金良并不直接回答,而是转问道:“有没有方圆五百里的地图?” 黄忠忙令兵士拿来司隶一带的地图。 金良指着弘农郡渑池县:“这里是原西凉刺史董卓的人马,大将军听信袁绍的谗言,执意请董卓入京诛杀奸宦。可董卓到了渑池按兵不动洞悉京城形势。渑池离洛阳城不过区区三四百里。董卓西凉铁骑多半是骑兵。一夜急行军能走百里,如此一来。。只要大将军被奸宦所害、洛阳城里群龙无首的情况被董卓知晓,他的十万西凉大军两天两夜之内就能到达洛阳城。而董卓恰是已故董老太后的族弟,而你我皆知董老太后乃大将军下令鸠杀,董卓定会以此为借口,危害何氏一门,甚至会废除何太后之子。立董老太后属意的陈留王为帝,一来为震慑群臣,二来为树立拥立皇帝的名声,如此一来,何太后和小天子死期不远,但此时,你黄汉升还口口声声辞职回南阳,难道你黄汉升是一个忘恩负义贪生怕死之徒?”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黄忠本就是一个忠义之人,让金良指点迷津后。黄忠点头:“我确实不能一走了之,我要留下来保护天子。保护太后。可是我一介武夫,麾下只有区区二千人,又怎能对抗董卓的十万铁骑?”。…。 金良胸有成竹。淡淡一笑:“现有并州骑兵八千,并州武猛从事张杨、秦宜已回并州募兵,估计可得四千,我奉太后诏令来收编大将军和车骑将军何苗的军队,估计可得两万,如此算来,我军不下三万。三万野战不敌,守城足够。再说他董卓敢攻洛阳城吗?那就视同叛逆,将被天下共讨之。” 第(2/3)页